
6月底提交初步方案“上实系”重组提速
“上实系”重组再有新的进展。上实控股(0363.HK)将出售35.18%的光明乳业股权。该公司董事长滕一龙这一表态后,光明乳业在资本市场随即受到追捧,上实系上市公司亦在弱市中持续走强。
一个多月前,上实系另一家上市公司上实医药(600607.SH)宣布,将其所持有的联华超市(0980.HK)权益转售于另一家上海国企百联集团。上实系或正在朝着既定的重组目标迈进:在6月30日以前,向市场提交上实系整合的初步方案。
不过,方案期限距今仅两个月,这家拥有复杂资产的庞大公司不过是完成了部分非主业的剥离动作。
资产剥离
上周四,光明乳业(600597.SH)证实,上实控股确有出售所持光明乳业35.18%股份的意向,但尚无出售对象。当日,光明乳业股价应声大涨,尾盘封住涨停,收于7.8元,为2008年7月来最高。
几日前,上实控股董事长滕一龙向媒体透露,公司将剥离光明乳业和中芯国际资产,专注地产经营主业。
上实系一直以来被视作上海国资系重要成员,但同时也沿袭了当地国企资产庞杂的特色。2007年10月,光明集团下上海牛奶集团与上实控股共同从达能集团手中收来光明乳业的股份,从而以35.27%和35.18%的权益,分列后者第一、二大股东之位。
就在3月初,上实系嫡系上实医药将旗下联华超市21.17%的股权剥离给百联集团。而联华超市一直以来堪称上实医药的 “现金奶牛”。2008年,联华超市年实现净利润3.93亿元。自2005年起,联华超市为上实医药贡献的利润,都在其后者利润的40%以上。
一系列非主营资产的剥离,被普遍视为上实系内部加快重组的信号。巧合的是,4月23日,上实系医药板块三家上市公司上实医药、上海医药(600849.SH)、中西药业(600748.SH)同时召开股东大会,更是为其剥离资产后的下一步整合带来无限遐想。
上实医药的股东大会上,上实医药董事长吕明方表示,“原定计划时间没有变。我们将在6月底提交初稿,如果提交不出来,董事会会给股东们说得过去的理由。”
吕明方现任上实集团执行董事、上实控股执行董事、上实医药、上海医药董事长,被市场普遍视作上实系上市公司整合的实际负责人。
吕明方表示,整合的前期工作都已经在进行当中,从去年7月正式启动重组来,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现有上市公司的调查,二个是对整个集团公司医药业务的调查。
推手下的重组
上实系业务以医药、地产为主,其在资本市场拥有上实医药、上实发展、上实控股、中西药业、上海医药五家上市公司。占据如此多的上市资源,上实系的重组备受关注。
在医药资产方面,上实集团多年来苦心经营,业务涵盖生物药、中药、保健品、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等领域,旗下拥有“青春宝”、“胡庆余堂”等多个名牌产品。
上实集团本将上实医药作为资本平台,对旗下医药产业的整合,颇得市场看好,但在2007年,上实集团拟将旗下青春宝等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事宜因故搁浅,重组开始转向。
2008年7月2日,上海医药、中西药业同时发布公告称,两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医药集团得到上海市授意,将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分别持有的上海医药集团各30%的国有股,无偿划转给上实集团。上实集团持有上海医药集团60%股份成为实际控制人,间接掌控中西药业和上海医药。
这样一来,上实集团整合旗下的医药产业,变成整合全部上海市属国有医药产业。
而地产业务方面,虽按照规划上实发展和上实控股有一定的分工,即上实控股侧重商用物业经营、上实发展侧重物业开发类,但两家公司仍避免不了同业竞争的嫌疑。
招商证高级策略分析师陈文招认为,上实发展和上实控股在房地产领域存在竞争关系,不排除未来整合的可能。
在市场人士看来,一面肩负打造上海医药、地产名片的重任,一面又需要获得市场广大中小股东的支持,上实如何取得双方平衡将是一个难题。

- · 工行国际化战略提速 全球现金管理业务开启 | 2009-11-25
- · 中国银行回应千亿融资传闻:正研究资本补充的多种方案 | 2009-11-25
- · 迪士尼项目周边房价大涨31.6% | 2009-11-25
- · 美股结束回升小幅下跌 道指跌17点纳指跌6点 | 2009-11-25
- · 首届中国二手设备发展论坛12月初召开 | 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