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行份额限制放开阳光私募首现3亿大基金
吴晓灵领导的工作小组开始起草基金法对于阳光化私募基金经理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而事实上,监管层对私募基金的支持力度正悄然加大。
近期,关于私募基金规模的限制被有条件放开,而上海从容投资最新信托基金产品在二季度成功募集后,阳光化私募中出现了首只规模达到3亿元的大基金,这也被阳光化私募认为是私募界的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
份额限制放开
据了解,近期监管层修订了阳光化私募发行信托基金的规模,将原来50份的份额限制放开,最新修订是单个自然人投资额超过300万将不受50份的规模限制。
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意味着阳光化私募基金规模的放开,今后信托基金可以在发新产品和持续营销之间进行自主地选择。
吕俊执掌的上海从容投资在今年二季度与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门、中信信托合作,发行了总额超过3亿元的信托私募产品。而以往,单个私募产品的额度仅仅在5000万左右,多者也仅仅亿元。
据了解,上海从容此次发行的信托产品的合同份数超出了50份,单个账户门槛也超过了300万元。
“慢慢地,阳光化私募出现大基金的情况会多起来,阳光化私募单只基金规模近两年肯定会更大,阳光化私募基金类公募化也是一个趋势。”一位阳光化私募人士称。
在阳光化私募刚刚开始的阶段,单个信托计划信托合同份数被限制在200份。2007年出台的《集合信托办法》对此条款进行了修改,在不限制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数量的基础上,规定单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并首度引入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等合格投资者制度。
而今年上半年,这一条款被最新修订,50份的份额限制被取消,但单个投资额须超过300万。
上海一家阳光私募基金管理人称,“银监会有个2009年1号令,内容是只要超过300万就不限制50人,今年3月份深国投给我们发的函,也曾知会我们此事。”
据了解,当初监管层限制50份是为了避免没有太强风险承受能力的人过多介入信托私募产品,而目前监管层将个人投资额在300万以上者等同于机构投资者看待,认为这部分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已经比较强。
对于这个规定,深圳一位阳光化私募称:“这基本上和没有限制差不多了。”
其实对于一般的阳光化私募基金来说,从目前来看50份已经足够。“这个影响应该更多地会在于从公募出来的那些基金经理建立的信托基金上面,因为他们更市场化一些,有时并不是客户选择他们,而是他们选择客户。”上述深圳阳光化私募人士称。
持续营销
据了解,一些基金已经开始努力扩充单个产品规模,目前不仅仅是从容募集的大基金,也还有其他阳光化私募信托基金单个规模超过50份。
今年上半年,阳光化私募基金规模增长迅速。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发行的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数量超过180个,远超历史同期水平,而前六个月的发行总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
国泰君安报告显示,09年二季度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共发行121.8亿元,比一季度增长80%,占集合资金信托产品的比重由一季度的30.5%提升至35.7%。
单只产品规模放开后,阳光化私募扩大规模的路就不会只有一条,有助于私募基金的持续营销。
份额限制放开后,一些信誉好、条件允许的阳光化私募在发新产品和扩大已有产品规模之间自主选择。而就私募基金经理而言,更喜欢的可能会是后者。
目前,如星石等公司总体投研能力较强者并不多,而大部分私募尚是依靠公司极少数个人的魅力与能力。“是同样几个人在做,各个产品在投资上差异并不大,可以说基本没有,多发产品对口碑并无多大益处。”另一位深圳知名阳光化私募人士称。
“我们当初选择做私募,就是为了专心致志做投资,现在我们的很多时间都花在发产品上,再加上新开账户的成本,操作成本等问题,一个新产品对于我们来说要耗费很多精力。”该深圳私募人士坦陈,“比如说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根据投资风格设置5个账户,各个投资者可以自己选择适合的产品,管理众多账户而投资风格又一样,那无疑是浪费。”
不过阳光化私募也不单纯追求规模,用上述阳光化私募人士的话来说,“仍需要权衡”,毕竟规模小也是阳光化私募操作的优势之一。

- · 民生银行H股开盘跌0.33% | 2009-11-26
- · 民生银行今H股上市 香港年度最大融资项目 | 2009-11-26
- · 中国贸易投资团将赴荷兰 荷兰驻华大使表示欢迎 | 2009-11-26
- · 停航、滞航 “亿吨黄金水道”西江重负 | 2009-11-26
- · 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5大猜想 | 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