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10-19
杨兴云
订阅

成渝整合微妙时刻 重庆力促“西三角”(1)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杨兴云 在西部大开发急需选定突破口的背景下,酝酿多年的成渝经济区即将破壳。

日前,四川省社科院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毅向本报记者表示,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即将颁布,与此同时,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已基本上不成问题。“不管其他地区会怎么想,四川省已经决定全力推进这项工作。”他说。

中国现有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个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经济区。由于上述三大经济区域全都位于中国沿海地区,对地域辽阔的西部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亟须在西部地区培育和打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种种问题。

而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也表示,分别涵盖川渝两地15个市和31个区县的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将会在近期由国家有关部门颁布。

他表示,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其独特优势,在下一个十年的西部大开发中,已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三大经济区之一,在此意义上,成渝区域合作的趋势已势不可挡。

据了解,规划面积达16.8万平方公里的成渝经济区,占全国总人口的6.8%;GDP约占西部GDP的30%,全国GDP的5%。

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地位被初步定位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国家先进的装备制造高地、现代服务和生态农业高地等几方面内容。

成渝整合的壁垒

“不单成都的啤酒在重庆做不了,成都的烟也做不了。”孙阳赣对记者说。

今年37岁的孙阳赣从老家泸州来重庆杨家坪做烟酒批发生意已经11年,说起成渝两地的市场准入,仍然十分感慨。

他说,你要在重庆卖云南的烟酒,不会有人管你,而卖成都的产品总会有人以种种借口来干涉,让你穷于应付,最后不得不知难而退。

由于财税实行属地管理的缘故,在中国的很多地区,地方保护主义的情形并不罕见,但其表现得如成渝之间这样经典,则似乎并不常见。

此外在城市发展定位和产业规划方面,成渝两市也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合及雷同,例如两个城市都提出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及综合交通枢纽,都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都将汽车、信息等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四川省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已经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的三大重点区域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规划都已获得国务院批准,而最早酝酿、准备争取进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成渝经济区规划,正是由于需要解决和平衡的问题太多,以至于现在规划仍然处于编制过程中。

成都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李椿对本报记者说,在整合成渝之前,成都市一方面加快优化周边出入通道,一方面已经在着手先与周边的资阳、眉山及雅安等城市协调共同建设成都经济区事宜,同时加紧研究成都与德阳、绵阳经济一体化问题。

李椿认为,成都作为西南金融中心及综合交通枢纽是历史及区位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人为因素及行政手段就能做到的。他认为是不是中心应该由市场来决定。

成都市发改委有关人士也承认,一直以来,成渝两市之间缺少较高层面上的协调,在城市定位、产业布局方面,都存在雷同现象,在港口建设方面也有重复建设嫌疑。例如,在没能更好利用重庆港口资源的情况下,四川又规划建设了泸州国际集装箱码头。

对于成渝合作中的问题,两地也曾想办法解决。据悉,四川省统计局根据成渝经济区的规划范围,专门成立课题组按照成渝经济区的空间格局,利用统计数据和资源,对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支撑要素和未来发展空间进行详细的研究,并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的政策建议。

课题组总结成渝经济区的六大支撑要素包括:资源、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文化、政策与科教。

课题组认为,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但也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产业,成渝工业的发展都具有较强的协作空间,课题组建议设置跨地区组织机构,消除行政壁垒。同时打破公司注册地域观念,将成渝经济区内公司注册视为同一行政区域注册;其次,建立开放的商品市场,破除各种壁垒;第三,建立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取消地域限制;第四,建立统一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规范,包括银行业系统、证券业系统、保险业系统运行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共同培养金融从业人员,构建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金融队伍,共同构建金融生态。

按照四川省的规划,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总人口将达到10800万人,两大城市群的人口达5200万人左右,占成渝经济区总人口的48%;城市空间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9000人左右;城镇化率由目前的41%上升到57%-60%,城乡收入差距由目前的3.6:1缩小到2.5:1,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

然而,上述愿景的描述似乎并不能从根本上打消重庆对整合成渝经济区后果的种种疑虑。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人士就直截了当地对本报记者说,以成都目前在西部掌握的包括金融、铁路、民航等在内的行政资源,难免不会让已经直辖的重庆再次沦为西部大发展过程中的配角。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