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与奥运 同行的日子
展如
23:18
2010-07-02
订阅
展如

  如今的世博会和奥运会是两大独立的国际性盛会,人们可能不知道,在早期,它们曾经有过短暂的同行时光。

历史上,世博会与奥运会同期、同城举办一共有3届,分别是1900年巴黎世博会、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和1908年伦敦世博会,它们所对应的分别是第二、三、四届奥运会。

早期的奥运会沾了世博会的荣光,随着奥运会影响力的扩大,逐渐并驾齐驱,各有辉煌。

1900年4月14日,巴黎世博会开幕,这是这座城市第五次举办世博会。

一个多月后的5月20日,在浓厚的世博氛围里,第二届奥运会也在巴黎开幕。

这一届奥运会,完全生长在世博会的光环中。它是作为世博会活动的一部分举行的,没有独立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所有比赛的海报和门票上都注明为 “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节目;比赛项目少,获胜者必须自己支付奖牌的费用,奖牌上出现的字样也是“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有些运动员甚至不知道自己曾经参加了巴黎奥运会。

这也是一届马拉松式奥运会,从5月开始,一直延续到当年10月。巴黎世博会没有为奥运会准备充分的比赛场地,而是见缝插针地安排比赛。因此可以说这是历史上最松散的一次奥运会,法国人在战神广场安排击剑比赛,在东郊的万森纳森林安排了自行车和板球比赛,在西郊的布罗涅森林安排了橄榄球比赛,在现在拉德芳斯附近的皮托岛上安排了网球赛。

游泳比赛在塞纳河举行,运动员一致选择顺流的方向进行比赛,结果本届游泳比赛的成绩格外优秀。

赛艇比赛也有小插曲。由于当时的比赛细则不明确,当行程过半时,参赛选手们商量是不是要临时改变终点的位置。

巴黎世博会的举办者们安排这些体育赛事,目的是为世博会增加娱乐活动,而不是为了举办严肃的竞技比赛。法国人对奥运会反应冷淡,认为奥运会的计划“无聊透顶”。法国男运动员们的随意让英国人和美国人惊讶,他们总是刚从赛场上下来就换上笔挺的西装,和盛装的妻子一起游览世博会。

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原本想借在祖国举办的世博会推广奥运,他对此很失望,顾拜旦在日记里写道:“世界上有一个对奥运会非常冷淡的地方,这就是巴黎。”“动机本来是好的,但结果却不是奥运会了,他们利用了我们。”这位男爵说。

体育史学者安德烈·德雷文则如此评价:“这是一届被人遗忘的奥运会。”

但法国人对奥运会不是没有贡献的。在这届奥运会上,法国人最大的贡献是打破了女性不能参加奥运会的传统屏障。顾拜旦认为,女性的作用只是为男运动运喝彩,为胜者佩戴花环,而不能参加比赛。因此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妇女是被排除在外的。但在1900年的巴黎,法国率先派出女运动员参赛,英美国家也相继跟随。当时有5个国家共派出19名女运动员参赛,在网球项目上出现了首位女子冠军——英国的夏洛特·库珀。

四年之后,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世博与奥运再次同行。这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原本是给芝加哥的,后来被圣路易斯“插足”。

这个1803年由美国人花了1500万美元从法国买来的密西西比河畔重镇,让美国的领土在一夜之间翻了一倍。1903年本应是这一伟大事件的百年纪念,为了把奥运会变成百年庆祝的彩头,他们把纪念日推迟了一年,据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顾拜旦经过了数轮讨价还价之后,才让让奥运会举办地最终改授圣路易斯。

美国人这次比法国人大方。世博会上的所有比赛都被冠有 “奥林匹克”的名称,开辟了专门的比赛场地,配备了良好的设施。比赛项目是如此之多,密苏里州学校的野球比赛、当地基督教青年会的锦标赛都被包揽其中,本届奥运会一共产生了400多个冠军,而此前两届,加起来冠军数才200多个。

但这届奥运会依然是严肃不足,娱乐有余,成为世博会和路易斯安那购地百年纪念的助兴品。博览会方面专门设立了为期两天的 “人文活动日”,将主办地附近村庄的近2000名当地土著人组织起来,模仿奥运项目进行比赛,并作为博览会的一个展示内容,比如,赛跑、跳高、射箭、标枪等。到了第二天,这些竞赛项目大多被改成当地人擅长的爬竿等本土项目。据说组织委员会还搞了一个“人类学日”——让非洲黑人、菲律宾莫洛人、美国印第安人、土耳其人、叙利亚人与白人运动员比赛,结果统统是训练有素的白人获胜,这极大地违背了奥林匹克超越种族的初衷。

这届奥运会之后,国际奥委会和体育界人士都清醒地认识到,奥运会与世界博览会同时举行不是一个合适的组合,前者往往会受到后者的冲击。在圣路易斯奥运会举办的这年夏天,国际奥委会和顾拜旦决定把4年后的奥运会主办权交给罗马。

但奥运与世博的缘分未尽。1906年,罗马因财政问题放弃奥运会的主

办权。顾拜旦转而向大英帝

国求援,英国同意在伦敦举

办奥运会,但拒绝资金支持。

奥运会只能继续搭世博会的

便车。

1908年的伦敦世博会由

英国人和法国人联手举办,对

于早期轮番举办世博会,相互

竞争激烈的两国来说,这是在

彼此之间伸出的橄榄枝。

这届奥运会也是第一届

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奥运会。

组织者专门建造了白城体育

场,这座可容纳6万人的体育场成为这届奥运会的主场地。他们还设立了多样的比赛项目,各国的运动员受到来自东道主的礼遇和款待,并且第一次出现了开幕式,第一次正式给获胜选手颁发金质奖牌。

英国人不仅提供了良好的赛场硬件,在竞赛规则、参赛资格、比赛流程等软性制度方面,也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这趟便车奥运会搭得最有地位,它不再是世博会的附庸,而拥有了独立的“人格”。

比赛期间大量的观众给主办方带来了超过10万英镑的收入。欣赏完精妙的展览,再去看激烈的比赛,是一种惬意的体验。

这是最后一次世博与奥运的同行。随着奥运会影响力的扩大,从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起,它不再依附于世博会,开始走上独立举办的道路。

不过它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不少国家在举办了世博会后紧接着承办奥运会,比如加拿大蒙特利尔,1967年世博会后又承办了1976年奥运会。有的国家,奥运会的成功帮助它们争取到世博会的举办权,比如韩国,1988年举办汉城奥运会之后取得了1993年世博会的举办权。

如今的奥运会,绝对可以算得上与世博会并驾齐驱的国际性盛世,在很多方面,它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世博会。

世博与奥运 同行的日子

展如

476

2010-07-05

展如

  如今的世博会和奥运会是两大独立的国际性盛会,人们可能不知道,在早期,它们曾经有过短暂的同行时光。

历史上,世博会与奥运会同期、同城举办一共有3届,分别是1900年巴黎世博会、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和1908年伦敦世博会,它们所对应的分别是第二、三、四届奥运会。

早期的奥运会沾了世博会的荣光,随着奥运会影响力的扩大,逐渐并驾齐驱,各有辉煌。

1900年4月14日,巴黎世博会开幕,这是这座城市第五次举办世博会。

一个多月后的5月20日,在浓厚的世博氛围里,第二届奥运会也在巴黎开幕。

这一届奥运会,完全生长在世博会的光环中。它是作为世博会活动的一部分举行的,没有独立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所有比赛的海报和门票上都注明为 “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节目;比赛项目少,获胜者必须自己支付奖牌的费用,奖牌上出现的字样也是“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有些运动员甚至不知道自己曾经参加了巴黎奥运会。

这也是一届马拉松式奥运会,从5月开始,一直延续到当年10月。巴黎世博会没有为奥运会准备充分的比赛场地,而是见缝插针地安排比赛。因此可以说这是历史上最松散的一次奥运会,法国人在战神广场安排击剑比赛,在东郊的万森纳森林安排了自行车和板球比赛,在西郊的布罗涅森林安排了橄榄球比赛,在现在拉德芳斯附近的皮托岛上安排了网球赛。

游泳比赛在塞纳河举行,运动员一致选择顺流的方向进行比赛,结果本届游泳比赛的成绩格外优秀。

赛艇比赛也有小插曲。由于当时的比赛细则不明确,当行程过半时,参赛选手们商量是不是要临时改变终点的位置。

巴黎世博会的举办者们安排这些体育赛事,目的是为世博会增加娱乐活动,而不是为了举办严肃的竞技比赛。法国人对奥运会反应冷淡,认为奥运会的计划“无聊透顶”。法国男运动员们的随意让英国人和美国人惊讶,他们总是刚从赛场上下来就换上笔挺的西装,和盛装的妻子一起游览世博会。

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原本想借在祖国举办的世博会推广奥运,他对此很失望,顾拜旦在日记里写道:“世界上有一个对奥运会非常冷淡的地方,这就是巴黎。”“动机本来是好的,但结果却不是奥运会了,他们利用了我们。”这位男爵说。

体育史学者安德烈·德雷文则如此评价:“这是一届被人遗忘的奥运会。”

但法国人对奥运会不是没有贡献的。在这届奥运会上,法国人最大的贡献是打破了女性不能参加奥运会的传统屏障。顾拜旦认为,女性的作用只是为男运动运喝彩,为胜者佩戴花环,而不能参加比赛。因此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妇女是被排除在外的。但在1900年的巴黎,法国率先派出女运动员参赛,英美国家也相继跟随。当时有5个国家共派出19名女运动员参赛,在网球项目上出现了首位女子冠军——英国的夏洛特·库珀。

四年之后,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世博与奥运再次同行。这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原本是给芝加哥的,后来被圣路易斯“插足”。

这个1803年由美国人花了1500万美元从法国买来的密西西比河畔重镇,让美国的领土在一夜之间翻了一倍。1903年本应是这一伟大事件的百年纪念,为了把奥运会变成百年庆祝的彩头,他们把纪念日推迟了一年,据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顾拜旦经过了数轮讨价还价之后,才让让奥运会举办地最终改授圣路易斯。

美国人这次比法国人大方。世博会上的所有比赛都被冠有 “奥林匹克”的名称,开辟了专门的比赛场地,配备了良好的设施。比赛项目是如此之多,密苏里州学校的野球比赛、当地基督教青年会的锦标赛都被包揽其中,本届奥运会一共产生了400多个冠军,而此前两届,加起来冠军数才200多个。

但这届奥运会依然是严肃不足,娱乐有余,成为世博会和路易斯安那购地百年纪念的助兴品。博览会方面专门设立了为期两天的 “人文活动日”,将主办地附近村庄的近2000名当地土著人组织起来,模仿奥运项目进行比赛,并作为博览会的一个展示内容,比如,赛跑、跳高、射箭、标枪等。到了第二天,这些竞赛项目大多被改成当地人擅长的爬竿等本土项目。据说组织委员会还搞了一个“人类学日”——让非洲黑人、菲律宾莫洛人、美国印第安人、土耳其人、叙利亚人与白人运动员比赛,结果统统是训练有素的白人获胜,这极大地违背了奥林匹克超越种族的初衷。

这届奥运会之后,国际奥委会和体育界人士都清醒地认识到,奥运会与世界博览会同时举行不是一个合适的组合,前者往往会受到后者的冲击。在圣路易斯奥运会举办的这年夏天,国际奥委会和顾拜旦决定把4年后的奥运会主办权交给罗马。

但奥运与世博的缘分未尽。1906年,罗马因财政问题放弃奥运会的主

办权。顾拜旦转而向大英帝

国求援,英国同意在伦敦举

办奥运会,但拒绝资金支持。

奥运会只能继续搭世博会的

便车。

1908年的伦敦世博会由

英国人和法国人联手举办,对

于早期轮番举办世博会,相互

竞争激烈的两国来说,这是在

彼此之间伸出的橄榄枝。

这届奥运会也是第一届

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奥运会。

组织者专门建造了白城体育

场,这座可容纳6万人的体育场成为这届奥运会的主场地。他们还设立了多样的比赛项目,各国的运动员受到来自东道主的礼遇和款待,并且第一次出现了开幕式,第一次正式给获胜选手颁发金质奖牌。

英国人不仅提供了良好的赛场硬件,在竞赛规则、参赛资格、比赛流程等软性制度方面,也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这趟便车奥运会搭得最有地位,它不再是世博会的附庸,而拥有了独立的“人格”。

比赛期间大量的观众给主办方带来了超过10万英镑的收入。欣赏完精妙的展览,再去看激烈的比赛,是一种惬意的体验。

这是最后一次世博与奥运的同行。随着奥运会影响力的扩大,从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起,它不再依附于世博会,开始走上独立举办的道路。

不过它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不少国家在举办了世博会后紧接着承办奥运会,比如加拿大蒙特利尔,1967年世博会后又承办了1976年奥运会。有的国家,奥运会的成功帮助它们争取到世博会的举办权,比如韩国,1988年举办汉城奥运会之后取得了1993年世博会的举办权。

如今的奥运会,绝对可以算得上与世博会并驾齐驱的国际性盛世,在很多方面,它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世博会。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