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风光无限的医药股最近也开始扛不住了。
6月中旬,医药股在利空政策之下进入了补跌行情。广发证券3年来首次降低医药板块评级,研究员对这一板块的估值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忧。
但这并不影响一些手握重金的投资人士对医药板块的热衷。在机构投资者的眼中,即便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仍然偏高,但如果要想获得超额的收益,决不能放弃医药股。
“赌”牛股
6月中旬,发改委发布《药品价格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之后卫生部又发文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6月11日-7月8日,医药个股轮番领跌,整个板块跌幅亦远高于同期沪深300下跌幅度,市场对此板块一片悲观。
7月初,广发证券成为第一个调级医药股的券商,其3年未变的医药股“买入”评级被下调至“持有”,理由是“行业确已进入负面环境”。而在该券商10天前的中期策略中,这一评级仍是“买入”。
但本报接触的多位公、私募基金经理认为,无论是在牛市还是熊市中,牛股一定会从医药板块中产生。
在2004年的熊市中,医药行业中的双鹭药业凭借公司内生增长力,走出了独立的行情;2008年的熊市中,医药板块128只医药股整体走势强于大盘,双鹭药业2008年涨幅仍然达到10%,恩华药业、上海莱士等公司股价走势亦十分坚挺。
而在2008年跌至低点后的反弹中,医药个股更是迅速成为反弹先锋,如受益旗下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增长的长春高新,此外,万东医疗短短几个月涨幅就超过150%。
目前,上证指数依旧在2400点左右震荡,在下半年仍是筑底行情的偏悲观情绪下,寻找获得超额收益的个股成为当前基金经理的共识。
在近期医药股估值有所下降之后,北京一位公募基金经理正在寻找这一板块中的下一个牛股。在他心中,要想成为牛股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符合政策转型趋势;2.拥有核心的技术或者独有的配方;3.具备高成长性,未来几年内业绩可以实现持续增长;4.拥有良好的研发能力和公司治理模式。
目前,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华海药业、海正药业和康恩贝已成为这位基金经理的选择。
上海从容投资旗下的 “从容医疗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基金经理姜广策告诉本报,“公司之所以在A股率先推出医药行业基金,就是认准了A股无论大盘态势如何,每年都必有医药牛股。”
深圳合赢投资资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昭雄看好的则是一些拥有传统保密配方,并且可以不断把这些药品发扬光大的上市公司,同时他还看好持续研发型的股票,认为生物制药和中药仍然是比较好的品种。
与此类似,不少基金经理认为天士力、千金药业、三九医药、云南白药等拥有独家品种的公司未来成长潜力巨大。
一位大成基金人士则看好大量专利药的集中到期给中国药企带来的机会。
美国市场专利到期的高峰期将发生在2011年和2012年,届时当今销售额排前十位的药品中有6个将面临来自仿制药的竞争,而仿制药定价通常只有专利药解禁前价格的几分之一。再加上对A股上市公司药企研发能力的考量,华海药业、海正药业、恒瑞医药公司也相继进入这位基金公司人士的“法眼”。
上海游资先食“开胃药”
其实,在大盘温和震荡的7月,部分医药股已经率先成为明星股。
莱茵生物在5月13日实施“10送2转增8”的分红后,股价不跌反涨,5月21日,收盘价为13.81元,而截至7月9日午盘,其股价飙升至25.99元,两个月左右股价涨幅逼近88%。
深交所交易公开信息显示,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营业部的游资充当了“先锋”。
比起莱茵生物,四环生物近期的飙升更是令市场惊叹。6月24日,四环生物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摘掉“ST”的帽子,当日该股便宣告涨停。以前一个交易日即6月22日的收盘价4.2元计,至7月7日,该股盘中最高价已达5.75元。仅10个交易日,股价最高涨幅便达37%。
与莱茵生物一样,四环生物的股价神话,也并非由机构所拉动。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营业部再次频现买入金额最大的前五名。
上海一位私募人士告诉本报,这两只医药股成为当下的医药牛股,仅仅是医药板块的一道“开胃菜”,而私募的决策、执行比公募基金更灵活。所以,在寻找医药牛股的过程中,私募比公募先挖到了金子。
- 德银?蔡洪平的下一站 2010-07-09
- 中联重科发H股、高分配内情 2010-07-09
- 盘点最大IPO盛宴农行A股承销商有望入账8亿 2010-07-09
- 保监会排查股权乱象险企忧虑过度监管 2010-07-09
- 财政部独家注资251亿 信达股份公司年内挂牌 201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