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进入20世纪,世博会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相比于前一个世纪的“技术中心主义”,人们的眼光投向更为广阔、更具高度的领域,开始关心这个世界的人文环境。
20世纪百年历史中,很多世博会都值得记载。这里我们通过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1967年大阪世博会、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一窥世博会在20世纪的变迁。
一
从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开始,世博会开始有了明确的主题。这被视为是世博会历史上一个新的开端,这一届世博会的主题是“一个世纪的进步”。
如果说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依然是对电气革命以来科技成果的总结,两年之后的布鲁塞尔世博会则摆脱了以技术为中心的局限,它的主题旗帜鲜明:通过竞争获取和平。
后人评述称,从没有哪一届世博会像1935年布鲁塞尔那样,迫切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需要,它被认为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次盛会。
这与历史的步伐有关。1935年的欧洲,刚刚经历了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同时希特勒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把德国变成了一个法西斯国家,这一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宣布重整军备,全面扩充军事实力。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欧洲。
虽然没有人预料到4年之后会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惨烈的一战景象让人们强烈地意识到和平的珍贵。当年在布鲁塞尔举办的世博会,顺理成章地肩负起呼吁和平的使命。
“通过竞争获取和平”的主题,表达了主办方希望各国以世博会为舞台,通过技术的竞争彰显实力,而不要采用传统的军备竞赛方式的主张。人们希望欧洲能获得永久的和平。
布鲁塞尔世博会似乎在通过对过去的尊重与怀念,阐释其渴望保持世界和平的希冀。在建筑设计上选择了永久性建筑的设计方案,主题建筑怀旧色彩浓郁,风格趋于折中而缺乏现代感。
这个世博会展示了那个年代经济、技术、艺术等方方面面的成就,著名的“兰蔻”品牌在此届世博会上亮相,从此风靡全球。在公众活动方面,主办方专门开辟了新的游乐公园、人工湖,并建造出一座可容纳75000人的露天体育场用于展览期间的体育运动。世博会让骚动的欧洲获得了暂时的平静。
布鲁塞尔曾经四度举办世博会,而1935年的这一届,吸引了两千万参观者。
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新科技一起,并列成为日后世博会所关注的话题。
二
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是首次在亚洲地区举办的世博会,参观观众达到6000多万人次。它之所以值得记载,是因为它把现代世界博览事业推向了巅峰,并对日本区域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已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的阴影中走出,在经济实力上实现了跳跃式赶超。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跃居世界发达国家的第二位。1970年前后,彩电、音响、电饭煲、洗衣机、微波炉、冰箱、汽车、电话已经在日本的农村家庭得以普及。
经济上获得飞速发展的日本自然渴望重返国际舞台,其实此前它早已初试音啼:在1964年,日本成功举办了东京奥运会,并加入了国际经合组织。
大阪世博会的主题是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包含三个主题元素:人类、进步、和谐。这是“和谐”的理念第一次出现在世博会中。在某种程度上,它体现了日本的东方文化传统,对让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追求。
由日本著名画家冈本太郎设计的太阳塔是大阪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太阳塔造型像是一个冲天巨人,像象一尊古老的雕像。塔上有四个大面具:塔顶是光芒四射的“黄金之面”、塔中央有“太阳之脸”和“暗黑之星”、最底端则是“地底之星”。四个面具寓意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冈本太郎从充满人类生命原始力量的图腾中获得灵感,他认为这种强烈的原始生命动力是人类进步与和谐的真正原动力。
大阪世博会还有一件令世人瞩目的展品——月亮石。这是1969年美国宇宙飞船 “阿波罗11号”从月球携带归来的“礼物”。
这届世博会留下日本另一个“收获”是关西经济带的崛起。世博会成功地推动了大阪和关西地区产业结构大调整,缩小了地区之间的差距。日本大阪世博会后,大阪迅速崛起成为关西经济带的领头城市,经济规模可与东京媲美。
三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属于21世纪,不过,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年份,它必然带有旧世纪的印记,同时也因开启了新世纪的大门而受到更多的关注。
这届世博会的主题是 “人类、自然、科技:一个新世界的诞生”,旨在展示人类如何借助技术的力量与自然和谐共处。世博会组织者坚持认为,不应该仅仅追求规模之大,他们要办一届多元化、生态型的世博会。
汉诺威世博会身体力行地贯彻了这一主题,它的贡献在于,它给这个城市,给德国乃至世界留下一个推动人类如何与自然技术和谐相处的世界。
“可持续发展”是汉诺威世博会组织者们制定的原则。这个概念自从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被提出以来,响遍了全世界。
世博会的总体规划从1993年正式开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化为现实的指导方针,即不建造任何在世博会后无用的东西。他们之所以坚持这样的原则,是鉴于以往的世博会在闭幕之后留下了太多的“废墟公园”。“办一次世博会,花费这么多钱,对基础设施投入那么大,不能只考虑办世博会那一段时间,应该是对未来10年、20年,甚至30年都有用才行。”汉诺威世博会场地规划主要设计师约翰内斯·戴尔说。
汉诺威是一个有着久远的展览历史和经验的城市,自1947年开始举办工业博览会至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已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博览会。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届世博会利用了汉诺威70%的已有场馆,这在世博会一百多年的历史上是很难得的。
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思想之下,汉诺威还首次在世博会中纳入了近10万平方米的主题公园,展示各种现实或虚拟的案例,充满感性地阐释了其倡导的主题。
汉诺威世博会的另一大亮点是环境治理。活动组织者经过评估得出的结论是,此前没有哪一届世博会完成了如此高水平的废物回收利用。高科技垃圾控制系统使每位参观者产生的废物量保持在300到350克的范围内。
对于这一届世博会,联合国副秘书长蒂贝琼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汉诺威世博会之前,有谁会谈论环境改善、环境投资、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的话题呢?汉诺威世博会起到了一种推动作用,把世界引向了更好的发展方向。”
- 同一项目20家争抢 创投泡沫再现 2010-07-16
- 8年资产膨胀2842倍曲江文投裂变 2010-07-16
- 星美国际收购12家国内影院 2010-07-16
- 下周新闻前瞻(7月17日—23日) 2010-07-16
- 农行H股首日涨2.19% 表现好于A股 201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