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苏北的县城沭阳,由于一则全民招商的报道,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个县,不管官员的本职工作是什么,都背负着招商的任务,如果招商不力,官职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代理”二字,经过一年半载的缓冲期依然没起色,那就是降职,或者免职了。
被降职的书记
自沭阳县2009年开始推行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 “代理负责”制度以来,朱东升是第一个被降格为“代理”的官员。他原先的身份是中共沭阳县周集乡党委书记。2010年初的考核,由于招商引资工作没有达标,他从“代理”又被降为了“副书记”。
连降两级之后,朱东升依然是周集乡的“一把手”,主持全乡的工作。虽然工作职责并没有变化,但对心理的影响却是明显的。
“再完不成,就引咎辞职。”8月18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朱东升坚定地表示。
2008年2月,从县委办公室下去做镇党委书记之前,朱东升觉得自己的各项工作还没落后过,“领导能让我下去做一个镇的一把手,充分说明是对我的信任,如果各项能力不被认可,也不会派我去。”
2009年4月份开始推行的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代理负责”制,让朱东升遇到了挑战。
根据《沭阳县2010年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的规定,所有乡镇(场、街道)和县直单位,以5000万元为目标任务进行量化评分,对于年终引进亿元工业项目且任务完成率较高的乡镇和县直单位给予奖励,无亿元开工、竣工工业项目的,实行“一票否决”。
在去镇里担任一把手之前,朱东升在县委办时曾经参与过招商引资。2005年,一家韩国玩具企业落户沭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时,朱东升曾经参与了谈判。在随后的几年中,也参与了5-6家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但作为一把手直接负责招商引资工作,还是到沭阳县周集乡任党委书记之后。
2009年朱东升所在的周集乡共引进两个项目,一个是生产玩具的企业投资在乡里,一个是生产不锈钢钢管的企业,投资到了县里的开发区。不过由于两个项目都不是很大,加在一起也没达到5000万的考核指标,并且在全县排名中,处于后5位,朱东升成了乡镇党委书记中第一个“代理书记”。
与朱东升不同,刚刚当了22天沭阳县官墩乡“代理书记”的吴锋则是提拔式代理。2009年在沭阳县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动员会上,在沭阳县桑墟镇任镇长的吴锋自告奋勇报名,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招商队伍,任沭阳县专业招商五局局长,任期一年。一年之内取得突出的招商业绩,既可以获得物质奖励,还有可能被委以重任;完不成任务,则面临着被降职的风险。
桑墟镇在沭阳属于工业强镇,发展后劲足。之所以主动请缨到前途未知的专业招商局,吴锋坦陈,一方面,是受县里气氛的影响,当时在动员会上,县委号召大家要勇于到招商的主战场去,要敢于亮剑,一展身手;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有一定的信息渠道和资源。吴锋认为招商不仅可以带来税收,还可以带来就业,无论是对投注者、政府还是招商人员,都是多赢的局面。
2009年4月15日,报名过后不到一周时间,吴锋的申请就被批了下来,和他一起的还有其他10位镇长。两个月后,吴锋的专业招商就出了成效,浙江瑞安的一家汽车配件企业愿意到沭阳来投资,总投资11.2亿元,首期投资不少于4个亿。
招商业绩突出的吴锋被委派到农业为主的官墩乡任“代理书记”,虽然项目投资额远远超过了5000万的最低标准,也已于去年底完成了注册、验资、营业执照办理等手续,但认定招商任务完成,需要项目投产达效,“预计今年底能够投产。”到时候,吴锋就可以摘下代理书记的帽子。
发展的压力
沭阳是江苏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但在1996年之前,沭阳的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全省倒数。
自仇和时代开始的改革,将这个曾经的贫困县拉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2010年,沭阳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进入苏北前十。
但是,在苏北风生水起的沭阳,和苏南还是没法比。据沭阳县委书记蒋建明介绍,沭阳的经济发展基本还是靠投资拉动,其对经济的贡献达到了76%,消费的贡献占23%,出口仅为1%,“这1%还基本是农产品出口。”
蒋建明认为,对一个县域经济而言,投资的增长很容易就会遇到瓶颈。无工不富这一被很多地区证明的发展理念,同样被沭阳认为是培育新增长点的突破口。拉长工业短板一方面是培育内生型企业,另一方面就是靠招商引资。
2009年4月,沭阳县召开了新一轮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与以往注重固定资产投资类项目不同,新一轮招商引资更注重对工业项目的引进。在当地媒体《宿迁日报》上,一篇名为《沭阳招商引资“春潮”澎湃》的文章,对沭阳新一轮的招商渴望,有着这样的描述,“发展呼唤大工业,工业期盼大项目”,作为工业突破的主抓手,招商引资成了沭阳的“一号”工程,“百日春潮”、“首季开门红竞赛”、“亿元大项目推进年”等为招商引资造势的活动纷纷上演。
一系列与之相伴的考核制度应运而生,《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 “代理负责”制度实施细则》、《沭阳县2010年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等制度相继出台。
年终未完成目标任务且考核得分处于乡镇和县直单位后5位的,列为招商引资后进重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考核确定为称职以下等次 (含称职),不得推荐提拔干部,试用期内干部延长试用期,对第一责任人实施代理负责。
如果想解除这些处罚措施,只有取得明显招商成效,经沭阳县招商引资工作总指挥部集体研究后,方可解除。
朱东升正在寄希望于这一“复活”渠道,如果能在下半年完成任务,他就可以官复原职。从书记变为代理书记后,还是让他感受到了压力,“人总要比一比。”不过,成为代理书记后,主动给他提供项目信息的人反倒多了,“以前周围的朋友都是客套地问一下招商情况,现在都是实实在在地介绍项目。”
前不久,一个朋友的朋友在聚会的时候,还不忘为其做推荐,正好有一个老板准备对外投资一项新材料项目。借助这个朋友的牵线,目前这个预计投资能达到3000万的项目正在洽谈中。
争议
高压之下,沭阳县的招商代理制度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争议。
刚刚从“代理书记”转正的北丁集乡党委书记马涛是制度的拥护者。他认为,“错失发展机遇就是对地方最大的犯罪。”这个土生土长的沭阳本地人,既经历了沭阳发展最为沉寂的时光,也见证了自仇和以来的各项激进式改革,经历多次改革淬炼的他到外地考察时,看到有些地方的官员不去招商,他甚至觉得对方是在犯傻。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领导,一把手就应该承担更多的压力,跑出去招商总比坐在家里看报纸好。”在当地人气颇旺的沭阳吧上,有网友发帖如是说。
蒋建明则表示,一把手代理制只是对官员的一种考核办法,是一种组织制度的创新,不仅有针对一把手的代理制考核,还有专门针对副职的考核,“以前都说吃饭吃素,当官当副,以后都不可能那么轻松。”
但这个制度让一些原本和经济发展并无关联的部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此次的代理一把手中,统计局、妇联、残联、供销总社等单位的负责人,也位列其中。在残联2010年上半年主要领导业绩公示表中,除了康复、就业、抚养等传统工作外,招商引资一栏中则标注,“落实园区外项目一个”。
在沭阳县统计局内部通讯录上,局长马东亮的名字前面已经加上了 “代理”二字。
同样是在沭阳吧上,有网友提出了质疑,“招商我举双手赞成,但是真的是在招商吗?”该网友直指沭阳县城管局本月赴新疆的招商活动,在他看来,“新疆不来沭阳招商就不错了。”
另外,招商的现实效果有时也会被打折扣。在高压政策下,一些项目没经过科学论证仓促上马,经常遇到因撤资半途而废的现象。
8月17日,在沭阳经济开发区永嘉路附近,一块被圈起来的100多亩土地,大多已经荒芜。据附近村民介绍,这块地从去年秋天征用之后,连围墙都没建完,就停工了,“听说是老板没钱,不投资了。”
在荒废了一季夏粮之后,一些勤快的村民又在里面种上了秋粮。不过,这些土地已经和这些农民们没有任何关系,补偿款刚刚在一周前发放完毕,每亩1.46万元。开发区内,还没有填满足够多的企业,一些厂区周围还种满了庄稼。
沭阳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瑞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通过二次招商的方式来盘活闲置土地。
- 昆山:招商熟练工 2010-08-20
- 新一轮招商战 2010-08-20
- 所谓“转型升级” 2010-08-20
- 国网降薪记 2010-08-20
- 【独家】缩小内部差距 国家电网公司主动降薪 201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