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便宜”、中报靓丽,近年来一直被认为内生上涨动力不足的银行股开始吸引机构的目光。但就在近期中小板和创业板上的炒作热潮有所降温的时刻,一则消息搅乱了银行股抬头以及被期待的风格转换的步伐。
9月7日,银监会正在酝酿年末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减值准备对贷款总额2.5%的比例来计提拨备的消息传出;9月8日,监管层强调银行系统性的风险暴露隐患不容忽视,要改进银行压力测试。
此时,对于银行股的判断出现了“多”、“空”针锋相对的情况,更为实际的机构则已经“用脚投票”。
券商激辩
半年报显示,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拨备占总贷款比率只有农行高于 2.5%的标准,为3.15%;而股份制银行中该比率最高的为华夏银行,其银行拨备占总贷款比率为2.49%。
一位业内人士称,这一旦实施会让几乎所有的银行“很受伤”,可能使一些中小银行报表的利润降低一半以上。
消息传出后,各家券商都用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9月8日,高华证券迅速下调受影响较大的商业银行盈利预期,称深发展、宁波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及浦发银行受潜在影响的程度可能较大,高华证券同时将上述银行的12个月目标价格(深发展除外)下调了2%-5%。
虽然多数券商在其研究报告中维持对银行股的评级,但很多暗含着一个论调,那就是银行股或许在今年很难产生趋势性的机会。
一位上海研究员称,其实大部分的券商今年并不喜欢银行股,不过在上市银行中期业绩同比增速达31%的刺激下,进入9月后,一些券商找到了唱多银行股的理由。
中信证券9月2日发布的相关报告称,目前银行业估值水平接近历史最低位,预计行业估值有望提升至15倍左右;同日,国元证券发布了《兴业银行:同业业务继续成为亮点》、《民生银行:转型开端良好》、《华夏银行:步入上升轨道》和《招商银行:“二次转型”推动业绩》四篇研究报告。
上海一位银行业研究员称,不少基金和保险公司的研究员、投资经理与他讨论拨备政策,并认为如果实施对中小银行影响会非常大。
中金公司则明显比较乐观,其报告称,达到2.5%的标准压力并不大,但对中小银行压力较大。若银行股因此发生调整,将提供较好的买入机会。此外,交银国际也称,提高拨备要求并不意味着银行业信用风险恶化超预期,维持银行业领先评级。
投资者用脚投票
9月7日-9日,银行股全线下跌,受新政消息影响较大的深发展、宁波银行、兴业银行等中小银行跌幅最大,兴业银行三个交易日股价下跌7.1%,深发展、中信银行、宁波银行股价分别下跌5.38%、4.55%、4.23%,沪指三日跌幅仅为1.48%。
机构们正在快速行动做出反应。
上海一位私募基金人士称,虽然银行股一直表现不尽如人意,但由于认为其下跌空间很有限,自己一直保留着一些中小银行股。9月8日,他即将手中的深发展和浦发银行全部卖出。
市场资金在快速流出银行板块。 全景监测数据显示,9月8日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入资金9.95亿元,但银行业流出金额高达14.32亿元,远超其他行业。9月9日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出资金193.86亿元,银行业再次流出资金11.12亿元。
9月初的大盘股短暂的 “风光”带来了风格转换的希望,“我考虑到银行股下跌空间不大,而一些中小盘股票这两个月确实涨幅比较大,就在上个月末这个月初加了一些银行股,但现在看来加得有点不是时候。”北京一位基金经理称。
- 险企遍洒英雄贴2000亿巨资觊觎股权投资 2010-09-10
- 信贷需求萎缩银行“蠢动”高风险业务 2010-09-10
- 【收评】大盘股作嫁衣,个股风险骤增 2010-09-10
- 国内最大面膜企业美即控股今日起招股 2010-09-10
- 锂电池热度延至上游 机构掘金稀土永磁板块 201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