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直航业务再次收获利好消息。
9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宣布,为推动海峡两岸空中直航,台湾航空公司从事两岸直航业务在大陆取得的特定收入,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对期间已经征收的税,将予以抵减或退还。
据本报了解,仅台湾华航公司一家,在大陆营收就达11.4亿元人民币,已获准汇回台湾。目前,执飞两岸直航的台湾公司共有5家,分别为台湾华航、华信航空、长荣航空、立荣航空及复兴航空。
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使得两岸直航业务为台湾航空业者打开了一扇窗:不仅可以增加客流,客运航班还可腹舱载货,带来盈利空间。
打开一扇窗
为了进一步抢夺 “两岸航线”蛋糕,各家台湾航空公司正在筹备招聘计划,开始着眼于大陆二线城市的布局。
9月,台湾长荣航空公司宣布,将再次招聘200名空服人员,这已是长荣航空一年内二度招聘,今年招聘总人数将达到400人,超过往年。与此同时,曾有3年未招人的立荣航空也对外发布招聘信息。而华航、复兴航空、华信航空等也纷纷忙于人力增补。
“今年前8个月,台湾华航获利突破100亿元新台币”,华航公司表示,受惠于两岸航线和行业复苏,公司今年在客运、货运领域,均有不错表现,客运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三成,货运则增长1.3倍。
华航公司工作人员向本报表示,像上海等热门航线,通常载客率都在90%至95%,不分淡旺季。
目前,两岸直航是台湾航空公司主要收入之一。与此同时,货运市场也受惠于两岸空中直航,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率先反弹,为台湾航空业扭转局面。
2008年上半年遭遇高油价,下半年再逢全球经济大衰退,航空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
在台湾航空业普遍衰退之际,两岸航线在增加客流的同时,也允许客运航班腹舱载货,则为航空公司带来盈利空间。长荣航空表示,目前,两岸货运的占比已经在逐步拉高。
“未来,我们将积极规划两岸与海外航空客货运业务,扩充机队规模及提升飞航服务,并以增加航点提高营运绩效为首要目标。”今年年中,林明升接任台湾复兴航空公司董事长后表示。公司认为,在台商赴大陆投资案件及商务旅运激增下,包括澳门航线在内的岛外航线,明年营收比重可达50%。
免税获利
9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表示,为推动海峡两岸空中直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 《关于海峡两岸空中直航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根据这项通知,台湾航空公司从事两岸直航业务在大陆取得的特定收入,可以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对于期间内已经征收的税,则予以抵减或退还。台湾航空公司则需要单独核算在从事海峡两岸空中直航业务中,在大陆取得的运输收入和企业所得。
据华航人士透露,华航公司在中国大陆约有11.4亿元人民币营收,已经获准汇回台湾,这将非常有利于未来公司营运。
该通知受惠于去年4月,两岸“陈江会”第三次会谈时签署的“两岸空运协议”,协议约定两岸航空公司在对方取得的营业收入相互免征收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并可自由汇兑。
两岸航线火爆,也催热了两岸直航票价。
对此,长荣航空发言人聂国维认为,从长远来看,要使票价有较大幅度下降,还是要解决两岸航班数不足的现象。
在两岸航线的协商中,关于“红眼航班”的问题也得到进一步解决。
5月,两岸达成了每周新增50个两岸直航航班协议。8月,台湾地区民航部门单方紧急宣布,其中31班航班无法如期运营。原因之一是,部分航点“红眼航班”在半夜起降,很不方便。随后,大陆方面经过协商,重新给予台湾航空公司理想的航线和航班时间。目前,台湾民航部门负责人表示,新增航班最快将在9月底起航。
在台湾华航香港分公司总经理孙鸿文看来,未来,一旦大陆旅客赴台自由行开放后,将会带来更强劲需求。
他介绍,今年年初,大陆旅客赴台旅游也开始急速飙升,不少人选择透过香港中转赴台,也使得港台航线的需求畅旺。今年上半年,华航公司的港台节假日加班机和去年相比,增长幅度达到100%。
- 掘金台湾市场 中行交行抢先 2010-09-26
- 9月15日 国台办:维护钓鱼岛主权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 2010-09-24
- 台湾、香港与澳门的保钓人士驾驶渔船驶往钓鱼岛海域 2010-09-19
- 日本巡逻艇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撞沉台湾渔船 2010-09-19
- 国台办:维护钓鱼岛主权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 201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