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66家上市公司震级
截至5月15日,已有还有19家公司因为地震停牌。已复牌的47家公司股价大部分呈上涨趋势,其中有13家公司涨停。
《投资者报》在灾后立即致电66家上市公司,询问公司受灾情况以及震灾对公司的影响。同时,本报致电给国泰君安、中信证券等机构的7位分析师,就地震对川渝地区各行业上市公司的影响询问了他们的看法。
结合这些信息,本报数据研究部对66家公司进行了认真和严谨的分析,就地震对这些公司业绩的影响做出了独立的判断。
这66家公司分布于川渝两地的15个城市,各城市的受灾情况不同,对上市公司正常经营生产的影响也不一。
其中汶川、什邡、德阳、江油、绵阳等地受灾非常严重,此五城市共有上市公司9家;成都、遂宁、南充受灾也较为严重,此三地有上市公司34家,重庆、自贡、峨嵋山、广安等其他地区距震中较远,受灾情况相对较小,这些地区有上市公司23家。
66家上市公司分布于23个不同行业,其中53%的公司集中在公用事业、建筑建材、机械设备、交运设备、医药生物、化工等5个行业。
除了建筑建材、医疗、金属行业可能受益于灾后重建外,其他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66家上市公司中,除了有16家公司可能受益于灾后重建外,其余50家公司均由于震灾受损。
重大受损公司
岷江水电、宏达股份、*ST双马、东方电气四家公司,由于地处震灾核心地区,预计受损严重。估计短期之内正常生产经营难以恢复。金路集团、*ST绵高、*ST高新离震中较近,且主营业务中房地产业务比重较大,估计受地震影响也较为严重。
重大受益公司
重庆路桥、四川路桥、中铁二局等三家公司在震灾中未有重大财产损失,且灾后重建将给他们带来大量的业务机会。国栋建设、四川金顶、四维控股、重庆钢铁、汇源通信等公司可能在灾后提供大量建设物质,西南药业能提供大量药品,这些公司都属于获益群体。
无重大影响公司
沱牌曲酒、水井坊、重庆百货、S前锋、*ST宜纸、中国嘉陵、海特高新、天兴仪表、四川湖山、ST渝万里、银河动力、成飞集成、舒卡股份、明星电力、西昌电力、乐山电力、三峡水利、九龙电力、涪陵电力、*ST东碳等20家公司地理位置离震中较远,公司财产未受重大损失,业务结构与地震重建关联不大,地震对公司的业务应该没有重大影响。
看似受益公司
重庆啤酒、太极集团、中汇医药三家公司,凭其医药概念在复牌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但我们了解后发现,这三家公司的主要医药品种,并非救灾急需药品,救灾用药市场不会对他们的医药业务产生明显促进作用。
受益公司
鹏博士、华神集团、*ST迪康、大西洋、重庆港九、天科股份、华润锦华等公司,在地震中无重大财产损失,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对其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可能增加,带来一定的业务促进。
受损公司
四川长虹、大通燃气、金宇车城、新希望、禾嘉股份、博瑞传播、*ST成商、通威股份、SST华塑、*ST长运、峨眉山A、国金证券、成发科技、迪马股份、旭光股份、四川美丰、*ST长钢、广安爱众、川投能源、四川圣达等公司,地震对其生产经营设施及资产有不同程度的损毁,考虑到灾后消费能力下降及公司上下游产业受地震的影响,我们认为这些公司的业务将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 甘肃天水:震前恐慌蔓延 | 2008-05-20
- 甘肃大部分地区应做好抗余震准备 | 2008-05-20
- 震灾现场:昨晚余震对汶川影响不大 | 2008-05-20
- 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税收优惠政策公布 | 2008-05-20
- 中纺协问计家纺巨头 转战内地市场成共识 | 2008-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