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杨超:国寿力争50%市场份额
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2007年年报显示,公司保费收入1966亿,较2006年增长8.53%,与2006年13%的增幅相比,有所下降。8.53%的增长率也低于寿险行业21.86%的增长率。同时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由2006年的44.6%,下降到2007年的39.73%。公司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了60%,而平安净利润同比上升了26.2%,太保上升了33.9%。
“这样更有把握”
杨超说:“国寿一季度净利润明显下滑是我们意料之中的,最近很多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专门有对保险公司的研究,他们看得很准。中国人寿去年年底的浮盈很高。到今年一季度,还有很多浮盈,我们没有去沽售手上的股票。”
记者了解到,截至2007年底,中国人寿留存496.7亿元浮盈,一季度末公司投资组合中的前10大资产仍有250亿左右的浮盈。杨超告诉记者:“如果我们追求短期的目标,我们完全可以出售手上的股票。”
记者从中国人寿公布的金融资产明细里发现,2008年一季度国寿只是对投资组合做了较小的调整,对部分重仓股进行了加仓。而据中国人寿最新消息,其3亿美元参与VISA公司IPO,也给国寿带来了近50%的账面收益。
杨超还告诉记者,国寿4月份还进行了一些股票的建仓;即便是半年报中,中国人寿也是注重股东价值的提升,不是近期利润的体现。“不是数字上好看,而是让所有的投资者得到实惠,我们注重公司内涵价值提升和股东的长远回报。一季度,我们还提高了责任准备金的比例。”
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内含价值为人民币2525.68亿元,较2006年增长38.78%。一年新业务价值为人民币120.47亿元,较2006年增长14.94%。而2007年中国人寿寿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792.79亿元,同比增长15.9%。中国人寿的内含价值增长已经快于保费增长。
中国人寿2008年一季度准备金提转差从去年同期198亿增加到440亿,增长了122%,增长幅度加大。这使得寿险准备金存量从2007年底6073.6亿增加到2008年一季度的6524.7亿,增长高达7.4%。而国寿2007年1-4季度末的准备金较季度初分别仅增长了3.7%、3.6%、2.0%、2.6%。
杨超说:“要发展业务,要有充分的准备金。如果你的势头慢了,你可以释放一些准备金,这样更有把握。”
市场份额重回44%
2007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1966亿,增长了8.53%,与2006年13%的增幅相比,有所下降,同时还低于寿险行业21.86%的增长率。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也由2006年的44.6%,下降到39.73%。
杨超告诉记者,这与每个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相关。
2006年,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为44.6%,基数的加大,给国寿市场份额的高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2007年,国内寿险公司由46家增加到53家,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意外险和健康险也受到财险公司的竞争。再加之国寿2002年销售的“两鸿”(国寿鸿泰保险和国寿鸿瑞保险)期缴业务陆续到期,2007年满期给付达到500多亿元,影响了总保费收入,保费增长了约5%,剔除该因素,保费增长为17%。同时,受去年股市快速上涨以及加息的影响,2007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基金和理财产品对寿险分流较大。
“不是说中国人寿发展得慢了,而是别的公司发展得太快了,这个太快,不是正常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公司大量推出投连险,所以市场份额就加大了。”杨超这样向记者解释道。
2007年中资小型保险公司及外资公司依托推出高投资回报率的投连险和万能险等理财型险种,实现了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
“但是资本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些中小公司就难以调整。”
看第一季度的情况,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回到了44%的市场份额,但杨超告诉记者:“从中国人寿集团公司来看,我们有将近50%的市场份额。”
将中国人寿比作航空母舰的杨超说,一季度国寿没有大的战略调整,同样也没有受资本市场的波动而影响市场份额和发展速度。“中国人寿对社会和行业负责,所以我们在股市上也慎重地操作。”
进军投连险不是跟风
但是,4月22日,一向对投连险持观望、甚至是唱空的中国人寿宣布正式启动投连险试点销售。
杨超说,这是根据中国人寿经营发展目标定的。在去年火爆的时候,国寿并没有推出投连险。
投连险作为一个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险种,如果在不是很成熟的保险市场或者消费市场推出,对投保人影响很大。“如果说消费者还没有弄明白,我们就盲目地推出投连险,对消费者可能会有误导的嫌疑。”
记者了解到,中国人寿的投连险主要针对消费比较成熟的市场,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目前还没有在全国铺开市场。
杨超告诉记者,投连险的销售还要考虑客户的承受能力。对资本市场承受能力强并有这方面需求的客户,公司会努力满足。而倾向于保障型产品的客户,公司不会做大力宣传。
国寿一季度银保渠道保费收入570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560亿元。其中分红险的保费收入为470亿元,万能险为50亿元左右。“公司分红险销售很理想,我们对投连险的销售也没有硬性的指标,也不存在要通过投连做大保费规模。”杨超说。
作为投连险市场的后来者,国寿投连险的优势还在于投资管理能力。记者了解到,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成立专门的团队负责投连账户的投资,在股票、基金、债券及现金领域均有涉及。
杨超强调,中国人寿坚持以分红为主的保障型产品,目的是确保业务的稳定发展,也是对保户的负责。
据保监会统计,今年1月~3月,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投连险业务保费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6倍,占寿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上升了7.6个百分点。按渠道分析,保费增长最快的仍是银行保险产品。
记者了解到,国寿2007年银保渠道的新单保费也增长了98%。随着银行渗入保险业程度越来越深,过度依赖银保渠道对保险公司来说会有风险。
针对这种看法,杨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中国人寿现在拥有中介、团险和个险三个渠道,公司仍坚持以个险渠道为主,同时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建立自己的内部调节机制,不会去依赖银保渠道。我们注重长期的合作,在银保产品的销售中,我们不像其他小的保险公司,完全依赖银行。”
- 地震等短期因素冲击市场 | 2008-05-20
- 中纺协问计家纺巨头 转战内地市场成共识 | 2008-05-20
- 发改委:灾区市场供应和价格趋于稳定 | 2008-05-19
- 发改委:灾区市场供应和价格趋于稳定 | 2008-05-19
- 国寿为检察干警捐赠人均20万保险保障 | 200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