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经观电子刊物 > 投资者报

下半年减税首选利息税

  
作者:王雪婷 梁盛
发布日期:2008-09-01
投资者报(记者王雪婷 梁盛)7月份,作为财政主要构成的税收收入增速猛然降至13.8%,在此背景下,下半年财税政策究竟能否“放松”,究竟该不该实行大规模减税,引发激烈争论。

减税之辩

7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上半年税收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完成3.48万亿元,同比增长33.27%。上半年全国税收达32553亿元,同比增长30.5%。然而就在3天前的18日,统计局发布一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接近15%。

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而财政收入未减反增,为何两者的步调相去甚远?

对此,一部分专家认为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长存在特殊因素,下半年财税政策持谨慎态度;另一部分专家则认为,不当的税收政策已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造成了负面影响。在企业遭遇困境、居民收入下降,消费者信心回落时,发布政府税收收入大幅上升的喜讯,实在有些不合时宜。

8月20日,财政部财政科研所副所长刘尚希对记者表示,“下半年税收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减收因素不容忽视。”刘尚希认为,上半年企业所得税增收2000亿元的因素,在下半年已不存在;证券印花税税率下调、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提高等导致的税收减少,都会在下半年有所体现。

对于是否会大规模减税,刘尚希对此持谨慎意见,“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基本是可以肯定的。伴随着经济增速的逐月下滑,下半年的税收收入也会相应减少,另外下半年的财政支出压力很大,财政预计在民生,公共服务,农业,对石油及电力的补助上都将加大投入。”

对于刘的观点,以易宪容为代表的专家予以了措词激烈的反驳。8月24日,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看来财政部的一些说辞是毫无道理的,老是说有那么多不确定因素,你看看世界经济有哪个是对未来有十足把握的?税收实际征收能力的提升,税收收入大幅度增长本身就凸显了减税的紧迫性。”

易宪容告诉记者,虽然2007年企业利润大幅度上涨,是带动今年上半年企业所得税增收近2000亿元的根本原因,但中国企业税收高于欧美许多国家,甚至高于东南亚国家,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去年开始实行的紧缩政策,给企业尤其是生产类企业的资金链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少数国企还能通过银行贷款弥补资金缺口,但大部分企业尤其中小企业与此无缘。

令众多专家担忧的是:宏观经济数据与税收增长反差的背后,说明中国企业的市场化动力在衰退,说明居民财富在缩水、消费意愿在下降。

减税首选利息税

除了解决中小企业执行性问题外,易宪容认为减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政府节约而效率提升,“增长之快,行政成本之高,已经达到世界少有的地步。”他强烈表示政府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毫不迟疑地推行减税政策。“税收我从去年就开始呼吁要减了,你看看现在世界上哪个国家不是财政一增收就减税的。今年财政收入增收了那么多,我看下半年就应该大力支持减税!”

8月23日,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税收收入将很难保持上半年的增长速度。因此大规模大幅度减税的可能性不大,但并不是没有下调空间。“比如可以适当提高一些符合产业政策行业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个税起征点都是非常好的方法。对提高社会保障这块,可以采取转移支付的办法。建立与物价上涨相衔接的物价补贴基金,或是将最低生活保障金与物价上涨挂钩,根据市场物价上涨情况,适时适度的直接补贴或调高保障金,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8月23日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高通胀的背景下,财税政策发挥作用首要之义是如何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实际生活水平。在目前任何政策变动都需要博弈成本的现实下,应考虑更快见效的税收减免政策,停征利息税当为首选。

“在银行,按户数计算,很多储蓄者为中低收入人群,因此利息税的减免为那些中低收入人群减轻了通货膨胀带来的负担。现在是时候免征利息税了。”郭田勇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