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大重组四年获准 第一块金融控股牌照意义何在
光大集团改革最引人关注的是成立“中国光大集团金融控股集团”和“要探索现代金融控股模式,为中国金融改革探路搭桥”。这意味着:中国第一块金融控股牌照落地光大。而这一牌照落地光大的意义又何在呢?
目前,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逐步过渡并走向混业经营的态势已经确定。而对于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则存在很多不同意见的探讨。当今世界金融混业经营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直接结合经营模式、间接结合经营模式和混合结合经营模式。直接经营模式的体现是全能银行模式,如德国的银行全能制﹔而间接结合经营模式则体现为母银行模式,商业银行直接投资控股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而混合结合经营模式的体现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即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同置于金融控股公司名下,各金融机构相对独立运作,实现混业经营的高级模式。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第一块金融控股牌照落地光大,它所蕴涵的意义则不仅仅是光大改革这一微观层面的问题,更应该是为我国金融业改革“探路搭桥”这一宏观层面的问题。
事实上,目前许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搭建其金融控股公司的框架。平安集团目前已经完全拥有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虽然除其保险主业外,银行与证券并不具有突出优势,但其金控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去年,中国人寿入股广发银行已经显示了其搭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意图,日前中国人寿收购中诚信托的申请已经报批,其收购完成后,也将拥有保险、信托、证券和基金,这一收购动作更使其金控框架的搭建趋与完善。此外,中信集团同样早已拥有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只是与实业并未分离。与这些公司比较,中国第一块金融控股牌照对于光大的意义在哪里?
从形式上看,光大与上述机构一样,同样是以金融控股的形式拥有不同的金融机构﹔不同在于:光大的金融控股“有名有实”,而其他正在或已经搭建金融控股框架的机构则“有实无名”。一个名分的差别将使光大在未来综合经营的道路上与其他金融机构明显区别开来,而这一区别将更主要地体现在政策的扶持上。与此同时,在获得更多政策扶持的同时,承担著“试验田”责任的光大,以金融控股形式所开展的综合经营情况如何,也将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中国金融改革中混业经营模式等问题的选择。(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

- · 光大银行上半年净利34.3亿 | 2009-08-11
- · 263.5万中一号 光大证券中签率低于预期 | 2009-08-07
- · 光大银行个人工程机械贷款业务突破200亿元 | 2009-08-05
- · 光大证券首发起步 券商IPO重见光明 | 2009-08-03
- · 光大永明拟转身内资时 首推3G家庭保单 | 200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