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投否认投资美基金亏损 海外投资屡遭重创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张玉蕾 继投资黑石集团、摩根士丹利失利之后,中投公司近期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是因周二其旗下的SLC(Stable Investment Corporation)投资于the Reserve管理的Primary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由于清盘可能亏损54亿美元。
15日中投公司在其网站发布相关声明:在该基金停牌前就已发出全盘赎回指令,且已获得该基金将返还中投公司全部本息的书面确认,不应承担可能面临的3%的本金损失。由此,国内投资者对中投公司的这笔投资似乎松了一口气。
实际上从中投公司成立,尤其从首次投资黑石集团行为失败开始,市场对于中投公司海外投资的信心就已受到影响。在其成立的一年多时间内,资本市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中投的海外试水屡遭重创。
投资美货币基金 54亿出险情
中投公司旗下子公司SLC持有Reserve Primary基金的11.1%法人股权,大约投资额度有54亿美元,而近期Reserve Primary基金因投资雷曼兄弟损失而引发大规模的赎回,要求赎回的资金规模约400亿元占公司管理资产的六成多,而该基金返还给投资者的资金只有100亿美元,并向监管机构申请允许其无限期暂停返回资金,该基金当前进入清算阶段,由此引发市场对中投公司50余亿元的担忧。
对此,中投公司15日紧急发布了一则声明称 目前中投公司已不是该基金的股东投资者,而是债权人,中投已发出了全盘赎回指令,并且该基金已书面确认将返还中投公司的全部本息,该基金已宣布将于近日进行第一批资金返还,金额将达所欠资金的35%左右,余款也将尽快返还。
投资黑石 浮亏近20亿美元
中投公司对黑石集团的首次海外投资,是在公司正式成立之前就进行的,2007年2月,中投斥资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黑石近10%的股票,锁定期4年。2007年6月22日黑石在纽交所挂牌上市,IPO价格31美元。
但黑石集团上市后,股价出现连续下跌,国内投资者将矛头指向了中投不断扩大的浮动亏损,2008年2月浮动亏损接近50%。之后5月黑石集团的股价一度反弹达到20美元,但15日美股大跌,黑石股票也继续跳水,其15日收盘价创出新低10.580美元,比中投公司的入股价29.605美元正好跌去逾63%。中投公司入股该集团的30亿美元已大幅缩水,账面浮亏18亿美元,目前账面只剩下11亿多美元。
投资大摩 损失侥幸算小
2007年5月入股黑石集团之后,当年12月,中投公司又与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进行了一笔交易,出资50亿美元购买摩根士丹利发行的可转换股权单位,期限两年七个月,年息9%按季支付利息,到期后转换成摩根士丹利公司上市交易的股票,转换价格最高不超过参考价格的120%,股权单位全部转换后中投公司持有摩根士丹利公司的股份将不超过9.9%。
作为中投公司在海外进行的第二笔投资,中投公司的投资理由是,看好摩根士丹利的增长潜力,尤其在投行、资产管理业务上的市场地位,以及在新兴市场面临的业务发展机会。
尽管当时摩根士丹利财报显示因次债业务而巨亏35.9亿美元,是其1986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中投公司的“注资”无疑有点“火线救急”的味道。
据最新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在本次次债危机损失157亿美元。“只要摩根士丹利不破产,这笔投资每年9%的收益还是可以保证的。”一市场人士分析,尽管投资时确定的参考价格区间为48.0700-57.6840美元/股,目前摩根士丹利的股价在22美元左右,但到期后是否转股,可以视当时的金融环境和公司情况再定,最多中投公司不转股,只是每年收收利息。
投资中铁H股新股也未获利
在国内舆论的批评声中,中投公司并未停止海外投资的步伐。2007年11月,中投以1亿美元认购中国中铁H股新股。截至2008年10月16日,中国中铁H股收报4.850港元,中投公司在这一投资上也没赚到钱。
此前,媒体报道称,在维萨公司(VisaInc)IPO的过程中,中投公司则认购了2亿美元,截至10月16日,维萨公司以49.75美元/股收盘。而3月19日,维萨公司以44美元/股的发行价IPO,中投曾经有望在维萨身上收获1亿美元的回报,如今也大幅缩水了。

- · 【传媒视角:互联网已死】 | 2009-08-13
- · 商务部:中国对美国轮胎出口未造成实质伤害 | 2009-08-12
- · TPG、弘毅投资及联想控股2亿美元入股物美 | 2009-08-12
- · 高铁雄心:谁投资、谁受益? | 2009-08-12
- · 解读7月经济数据 政策转向预期弱化 | 200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