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首批小额贷款公司开业(2)
1 | 2 |
助民企“过冬”
“真的快挺不住了,幸亏小额贷款公司及时试点,让我们有了喘气的机会。”一位刚从永嘉瑞丰小额贷款公司获得50万元贷款的小企业主欣慰地向记者谈到,“今年经济形势不景气,各项经营成本都在上涨,资金异常紧张,银行根本就不给我们这些小企业贷款,借民间的高利贷年利息至少在70%以上,有的高达100%,风险太大了,贴牌赚的那点钱甚至连本带利都还不了,但小额贷款公司的利息相比就低多了,我们多了一条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了资金紧张问题。
开业当天,在瑞丰举办的一场2008宏观经济发展报告会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指出,目前温州有30多万家中小企业,在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众多企业面临资金困境,很难从银行主渠道获得贷款。但随着永嘉瑞丰等首批小额贷款公司开业放贷,不但使温州民间资金生命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同时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了其融资瓶颈问题,很多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中小企业也将会重新焕发生命力。
“破冰”试点
“小额贷款公司简直就是为温州‘量身定做’的,永嘉瑞丰试点,是规范温州民间资本的一次‘破冰’,表明我市金融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意见》的出台,让原先一直处于‘地下’的温州民间资本有机会转变成为‘阳光下’的合法生意,从一定程度上遏制和减少也下非法融资现象。”
对此,一位原经常在“灰色地带”活动的温州放贷人深有感触地谈到,过去放贷给人,月息6分是底线,利润丰厚不假,但心里确实一直提心吊胆的,因为没有合法身份,“高利贷”的性质毕竟很危险。现在,“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虽然比原来的利息要低一些,但风险也减弱了,借贷资金同时受到法律保护。一语道破天机。
“虽然温州小额贷款公司的开业比海宁、湖州两地稍晚,但其影响力和深远意义绝非其它地区所能比拟的。”浙江省金融办负责人表示。
“因为在‘民营企业风向标’的温州,‘地下资本’占了民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40%,温州民间金融的规模目前大致是6000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1/20,另外,由于近期股市下跌、楼市转冷、中小煤矿停业整顿,大量温州资金开始回流本地,数额将会继续上升。”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温州巨额的“地下资本”全部“上岸”恐怕并非易事。按照有关规定,小额贷款试点准入门槛相当高,16家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按照最高的2亿元来算,注册资本才32亿元。相比庞大的温州民间资本,不过冰山一角。再加上“地下钱庄”更加诱人的利润,要全部“收编”不太可能。
此外,从浙江省金融办获悉,每年将会同相关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分类评价。对依法合规经营、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小额贷款公司,向银监会推荐,按有关规定改制成村镇银行,这样就可以吸收公众存款,将成倍放大股东的风险收益水平。也许这才是最“诱人”的地方。
1 | 2 |

- · 包钢独资开办小额贷款公司 | 2009-08-10
- · 温州市政府称出租车罢运为少数人不法行为 | 2009-07-29
- · 温州出租车集体停运 警介入调查八人被传唤 | 2009-07-28
- · 温州商人买下英国电视台 随温家宝出访发现机会 | 2009-07-13
- · 温州商人买下英国电视台 随温家宝出访发现机会 | 200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