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下行或致不良贷款增加
记者 张玉蕾 据银监会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与比例“双下降”的态势。截至2008年9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比年初减少30.2亿元;不良贷款率5.49%,比年初下降0.67个百分点。
从不良贷款的结构看,损失类贷款余额6058.2亿元;可疑类贷款余额4294.4亿元;次级类贷款余额2301.5亿元。
分机构类型看,主要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6.01%,比年初下降0.7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7.35%,比年初下降0.70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比年初下降0.56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2.54%,比年初下降0.50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4.44%,比年初上升0.47个百分点。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0.50%,比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
不过,虽然前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下降,但是第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却较第二季度末增加了约229亿元。
经济下行致不良贷款增加?
“仅从数据上来看,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但不良率下降是一个正常的经营表现。”国泰君安金融业首席分析师伍永刚认为,“此前不良贷款余额与比例持续双降,主要因为有银行上市,上市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也较大。”
在他看来,第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上升,可能主要是银行核销、处置不良贷款力度放慢造成的,“经济下行可能反映会有一个滞后效应。”海通证券金融业高级分析师邱志承和中信建投研究员佘闵华的观点则是“经济下行可能是一个主要因素”。
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推算,不良贷款增加主要来自国有商业银行和农商行。截至9月末,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1173.8亿元,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08.8亿元;而在6月末,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则分别为11031.7亿元和122.0亿元。由此推算,国有商业银行和农商行第三季度不良贷款增加约142亿元和86.8亿元。
“从已发布三季报的银行来看,工行不良贷款余额比中报下降了2.55亿元,建行不良贷款增加4.24亿元,虽然中行还没出,但相信应该不会太大,因此也有可能是农行重组资产所带来的不良贷款增加额。”佘闵华分析指出,“农村商业银行的增加额,很可能是因资产重组而暴露。”
未来不良贷款可能大量增加
分析人士认为,经济下行的影响或已开始显现,在未来的一年内,银行不良贷款都有可能出现大量增加,关注点则集中于中小企业、制造业和房地产。
“我最担心制造业和大企业出现问题,尤其是大企业,它们贷款数额比较大,而且还存在各类信用担保,一旦出现问题对各银行都会带来较大伤害。”伍永刚分析指出,“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贷款数额相对较少,而房地产业即使是开发企业,至少还有不动产担保。”
此外,就第四季度乃至2009年的不良贷款可能增加的量,佘闵华表示,“如果关注类贷款增加,则可能预示着不良贷款将上升。”
银监会昨日还公布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的基本情况:截至9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59.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境内本外币负债总额为5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6%。
惠誉评级机构认为,全球金融危机恶化、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导致贷款拖欠率上升,因此银行面临着“首次真正的考验”。

- · 建行亚洲拟收购AIGF | 2009-08-13
- · 中煤等11家山西煤企重组整合敲定 | 2009-08-12
- · 汇控增持印尼经济银行股权 | 2009-08-12
- · 东亚银行计划明年上海上市 | 2009-08-12
- · 浦发银行: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年内不存在加息可能性 |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