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12-01
胡蓉萍
订阅

拯救,花旗不眠夜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蓉萍 “Citineversleeps”(花旗从不歇息)——这是在美国三部门联合拯救花旗的方案被通过之后,出现在全球几乎所有拥有花旗分支机构的各大国家媒体中的一则广告。

不过,他不仅仅是广告,对于没日没夜参与拯救谈判的花旗高管们而言,没有人会比他们睡得更少。

“现在安全了。”经过两个未眠夜,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潘迪特(VikramPandit)舒了口气。

华盛顿时间11月23日午夜,美国财政部、美联储以及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24日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对花旗集团提供一揽子救助方案,主要包括拨款200亿美元购买花旗集团优先股和3060亿美元的风险贷款及有价证券担保。

在花旗集团提供给本报的一份书面材料中,潘迪特将其称之为“美国政府和花旗史无前例的合作”,将有效应对市场信心不足和近期花旗股价下跌问题。

3000亿美元拯救

花旗以2万亿美元的总资产处于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之间,是AIG的两倍,在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2亿个客户。

显然,花旗这个银行业巨头已经巨大到无论是监管者、客户还是股东都不允许它倒下的程度,甚至重要到不允许其持续颤动。

除了向花旗展现慷慨之外,美国政府别无选择。

救助方案细节如下:从7000亿美元的TARP计划拨款200亿美元购买花旗集团优先股,其提供年利率8%的股息;财政部和FDIC向花旗提供3060亿美元的风险贷款及有价证券担保,主要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商业房地产贷款以及其他资产。而花旗将向其增发共70亿美元优先股,提供年利率8%的股息,作为此次担保的费用;花旗必须承担这些资产造成的最初290亿美元损失。其后的损失将由美国政府承担90%,花旗承担剩下的10%。其中财政部最高承担50亿美元损失,FDIC最高将承担100亿美元,其余的则由美联储承担。

其中,来自不良资产清理计划的200亿美元、来自70亿美元中的优先股费转换成为资本金的35亿美元和由资产担保而释放的160亿美元,都将显著增强花旗的核心资本充足率。

而且,该措施因不会增加现时的财政负担而不需要经过国会审批,可以立即落实。

巴克莱资本银行业分析师JasonGoldberg认为这一救助计划比拯救AIG和两房更为强有力:“政府已经从以往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了,这将为投资者减少更多的痛苦和压力。”

中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沈建光也表示:“该措施与布什政府任由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破产而使金融市场加剧恶化形成鲜明对比,亦显示新政府已吸取救市态度摇摆不定将严重损害市场信心的教训。”

“重点应该放在维持金融稳定上,而不是追究究竟该做哪些惩罚上。”花旗首席财务官GaryCrittenden将这一拯救计划解读为是政府未来将进一步稳定市场的暗示,他认为必要的时候政府还将给股票持有人以更多的保护。

不过在别无选择中,美国政府还是做了不少取舍和选择。美国财政部部长鲍尔森强调:“我们不会去购买那些风险贷款或者有问题的有价证券的。”

在最初的9月份公布的救市计划中,7000亿被认为是用来购买银行的问题资产的。比如此前瑞士政府救助UBS时就采用将其价值600亿的问题资产从其资产负债表中剥离。作为回报,UBS向瑞士政府发行了60亿美元的可转债。

但是这一救助方式广受质疑。

“最初的购买问题资产的建议并不可行,因为你并不知道如何评估他们的价值。”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教授GeoffreyWood表示。

于是最终呈现在方案中的“3060亿美元的风险贷款及有价证券担保”,被认为是一项创新的救助措施,花旗需要为这一保险产品支付一定的费用。

此外,参与谈判的人士透露,监管当局还考虑过投资300亿美元在花旗上,包括15亿美元的优先股和15亿美元的普通股。鉴于在公开市场购买普通股会增加那些短期内卖出花旗股票打算逢低再进以获取股价下降带来的收益的投资者的压力,这一方案最终被放弃。

徘徊的恐惧

随着方案的宣布,花旗的股价也从宣布之前那一周的每天下跌,到11月24的反弹飙升,盘中一度上涨62%,达到6.14美元。

“在花旗银行面临清盘的厄运之前,美国当局已经积极推出救助措施,这不仅及时地防止了花旗倒闭在金融市场掀起新一轮的恐慌,而且意味着有国家的信用作为支持,以后将不会有重量级的金融机构倒闭。前者有效地防止了金融市场通过自我实现的特性加剧金融动荡,后者则从根本上缓解了金融市场中极度恐慌的情绪,并大大降低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沈建光向本报记者表示。

但是恐惧依然存在,即便是11月24日花旗股价大涨,其现在的股价水平也仍然低于美国政府接到花旗救助请求时股价的45%。市场数字表明信心并未完全恢复。

来自花旗竞争对手的人士指出,美国政府的优先股计划并不能吸收花旗将来的任何损失,除非普通股已经完全崩盘。他认为给美国政府优先股的分红计划也将吞噬花旗未来一部分利润。

该资深银行业人士表示:“这一计划给予花旗一定数量的氧气呼吸和审视一下自己的选择,但对于痊愈,则不足够。”

甚至有分析人士戏称,恐怕花旗还会再次拥有“不眠之夜”。

平静的花旗中国

11月25日、26日,花旗集团的金融教育峰会在北京举行,其亚太区众多员工齐聚北京。没有人愿意对救助计划做过多的评论,与会者心照不宣地“只谈金融教育”。

不过,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欧兆伦,11月25日还是向本报记者表示“花旗(中国)流动性很好”。

同一天,花旗(中国)副行长唐仕敏(Stephen.r.Thomas)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也是刚得知这一消息不久。我想它对我们的帮助会是强有力的,是个好消息。”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24日刊登了公司董事长欧兆伦致客户的一封信,称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远高于监管部门8%的最低要求,存贷比远低于75%的上限监管指标。

他表示,全球各国政府为积极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向金融系统提供了明确的支持,中国客户在花旗的存款是绝对安全的。

信中说,该行对一些极端状态下的潜在风险进行了仔细的评估,就花旗现有的资本、流动性和持续强大的现金流状态而言,即使在这一困难时期,花旗也完全有信心将财务状况保持在一贯强劲状态。

花旗在华目前有8家企业银行分行,24家个人消费银行网点,超过3500名员工。花旗集团在华投资的金融业主要是浦发银行(3.78%)2.14亿股;广发银行20%,并拥有经营管理权;另外持有一些地产项目。

在11月25日金融教育峰会的开幕式上,第一次来到北京的花旗集团金融教育主管W.BryanLewis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当下,金融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这距离美国政府拯救花旗仅过去两天时间——既是一个强调又是一个警醒。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