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行称高盛减持为谣传 分析师称并非空穴来风
记者 欧阳晓红 就近期业界风传的“工商银行(01398.HK)三个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的禁售期到今年4月28日结束;届时高盛‘离场’”一说,3月12日,工商银行北京总部有关人士称,未接到高盛减持的预告,减持的说法乃谣传。
据悉,工商银行除汇金、国家财政部并列第一大股东外(各持股1180亿股),第三大股东即高盛,其持有164.76亿股限售H股,其中的一半即82.38亿股将于4月28日解禁。2006年4月,高盛、安联保险集团、美国运通公司分别认购工行A/H股发行前的H股5.7506%、2.2452%和0.4454%。目前,三家外资股东的成本价应在1港元以下。
分析人士认为,就苏格兰皇家银行减持中国银行、美国银行减持建设银行、瑞银抛空中国银行等先例看,均是传闻后有行动;因此,高盛也完全有可能通过此种方式吸引机构前来询价。“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这些外资金融机构的‘套现’都是因为资金链紧张而造成的。”业界人士分析。
东海证券金融分析师李文说,高盛减持并非空穴来风,其原因就在于受金融危机的波及,国际金融机构的“财务”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套现”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以现在高盛减持的股本来看,总体上,减持影响并不大;尽管有一家国际著名金融机构作为股东是好事,但目前而言,以其作为中国的楷模来学习,未必就是好事。”李文称。
他解释说,虽然高盛是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工行,但其自身只是投资银行,而非商业银行,有别于美国银行减持建行。另外,外资减持并不意味着中资银行业前景不好;反倒是中资银行股价业已深跌,目前颇具投资价值。
李文估计,高盛会以场外折价配售、类似于大宗交易的方式退出工行。而以昨天工行收盘价为基准,他预计其获利在230亿港元左右。
国泰君安金融分析师伍永刚认为,减持固然是由于外资缺钱导致的;但现在还无法估算其以何种价格退出——有可能采取折价配售;而按以前的习惯是折扣为12%左右,这意味着高盛或许会以基准价的88%退出。
“谁来接盘应该不会有问题,一则是来自市场方面的力量,也不排除工行会一些准备,包括汇金也有出手的可能性。”伍永刚说,“对A股的影响不大,但就公司治理而言,外资股东一定程度上能起制约的作用,可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
但另有业界人士分析,H股有做空机制,股价不会直线下跌,何况一旦减持发生,工行方面亦会采取行动,包括深谙其投资价值的汇金公司,届时定会采取行动;反而,减持可能对A股的负面影响更大些。

- · 曾轶可“虚火”盛 | 2009-08-13
- · 女子醉悬高楼惊动谈判专家 12楼窗外呆两个半小时 | 2009-08-13
- · 千万富翁二奶携女索百万遗产 发妻拒认其身份 | 2009-08-13
- · 广州首现甲流重症病例 17岁中学生仍中度昏迷 | 2009-08-13
- · 谢晋遗孀诉宋祖德案开庭 律师辩称博客被“黑” | 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