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业交叉持有次级债约3000亿
实习记者 张传民 据有关统计显示,目前银行业交叉持有次级债的规模约为3000亿元,但尚无银行超越银监会规定的“商业银行持有他行发行的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总额不得超过其核心资本的20%”的监管红线。
随着建行、光大、民生银行今年以来陆续发行次级债及混合资本债,多家银行均表示有发债计划。据统计,从2008年9月到2009年4月,共计21家银行发行总规模计1012亿元的次级债。近期已经有包括工行、中行、交行、兴业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陆续公布了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发行预案。计划发债规模达3000亿元以上。
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直接从债券市场融资困难,利差也在缩小,银行只能依靠发行次级债来补充自己的资本金。另一方面,次级债的低成本对于银行也具有一定的诱惑。目前处于低利率时期,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也处于下降阶段,此时融资成本较低。最近两期光大、建行的次级债票面利率仅为3.75%和3.2%,略高于同期的国债。
由于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银行资金占据绝大部分,尤其次级债在市场上的流通性很差,基本上都是银行间互相持有。因此,互持次级债会虚增商业银行的资本,造成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远远超过其与可动用资本相匹配的风险。

- · 信贷扩张 | 2009-08-06
- · 银行疯狂举债押宝未来 | 2009-08-06
- · 你为什么抢银行? | 2009-07-24
- ·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大于总负债 | 2009-07-21
- · 银行次级债密集发行 扩张和风险并存 | 200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