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工行累计向四川灾区贷款390.81亿元

订阅
2009-05-12
欧阳晓红

 记者 欧阳晓红 5月11日来自中国工商银行的消息称,工行目前在灾区的金融服务已完全恢复至地震前的水平。 

截至今年4月末,工行已累计向四川灾区发放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贷款390.81亿元,是投放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贷款最多的金融机构。 

灾后网点重建 

据悉,地震当天,工行在四川的648个营业网点中有246个受损,52个网点损毁严重。不过,在震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该行在四川的所有网点已经100%实现对外营业。 

而抗震救灾逐渐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后,工行根据灾区金融服务的特点,一方面向灾区投放大量的ATM、POS等自助机具;另一方面大力加强与各级政府联系,将永久性网点的建设纳入受灾地区政府重建规划,推进灾区各类受损网点恢复营业和重建、改建、迁建工作进度。 

如2009年4月28日,在“5.12”地震中严重受损的工商银行德阳绵竹支行东门分理处在紧张的加固装修后结束了近一年的板房银行历程,在原址恢复营业。 

至此,工行在四川已先后改建、重建网点27个,迁建网点2个。此外,工商银行还累计向四川灾区投放了328台ATM、228台网银自助服务机和3487台POS,灾区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已完全恢复至地震前的水平。 

据了解,在加快受损网点恢复营业的同时,工行还在四川省北川县、青川县等重灾区新建了分支机构;其中2009年2月10日在青川县竹园镇成立的工行青川支行被称为“过年7日建起的网点”。 

而在灾情最重的四川省北川县,2008年7月17日工行将处于极重灾区的安昌路分理处升格为北川支行并正式营业。 

发放贷款390元 

另据悉,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满足抗震救灾企业的资金需求,工行启动信贷业务应急处理流程和抗震救灾贷款“绿色通道”,对地震灾区电力、通讯、公路、铁路等行业信贷业务实行特事特办。 

数据显示,灾后第三天,该行就向抗震救灾相关的电力、公路和制药行业企业投放了第一批贷款3.89亿元。2008年6月11日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出台后,工行主动与灾区当地政府沟通,建立联络机制,同时发动整体合力,由四川分行积极与广东、江苏等十九个援建省市兄弟行衔接,以银团贷款为主导方式,为援建单位提供开户、结算、融资等“一条龙”金融服务。 

截至今年4月末,工行已累计向四川灾区发放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贷款390.81亿元。 

与此同时,工行方面表示,将结合灾后重建需求,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的重点项目和优质企业,继续加大对四川省交通、电力、城建、石化、电信、重装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 

譬如,重点支持了二滩水电站、国电集团、华电集团等龙头电力客户和四川高速、成绵高速、机场集团、中铁二局等交通行业重点企业。 

此外,工行还较好地满足了东汽、长虹等四川骨干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 

今年3月3日工行和四川省政府正式签署了金融战略合作协议,与四川省政府在交通、能源、城建、灾后恢复重建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 

据了解,目前,战略合作已全面启动。在重灾区绵阳,工行一季度已累计向当地7个灾后重建项目投放项目贷款9.25亿元,向2230户家庭累计提供住房贷款2.8亿元。在重灾区都江堰,2009年4月26日工商银行向都江堰市发放了灾损住房重建项目贷款30亿元,用于约2万户地震受损住房的重建。 

另外,该行四川分行还分别与乐山市政府、四川发展(控股)公司、四川铁路产业投资集团等地方政府和大型国有基础设施建设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信贷支持意向。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工行共向灾区捐款1.4亿元,其中境内外员工捐赠近9000万元,交纳特殊党费5305万元、特殊团费184万元;并在震后的两个月内,即通过电子银行为全国各地175 家慈善机构传递善款超过20 万笔,金额达到7200 余万元。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