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行7月2日夜:备战首单跨境贸易结算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段寅燕 欧阳晓红 7月2日的上海夜晚,因下午的一场暴雨而分外清爽。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国际结算部、金融机构部的同事们,此时正紧张地加着班,心情却亦如雨后轻快。
因为下午三点,中国人民银行在网站上公布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共同制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宣布两个月后,突如其来的正式启动了。
首单交易在即
“心情很激动,准备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启动了,我们也没想到突然这么快”,中行上海分行试点项目筹备组的负责人说到,筹备组下设在国际结算部。中行上海分行和交通银行是试点城市上海的试点银行。
据本报了解,《办法》的出台与国务院敦促有关,为协调各部委关系,经两次国务院常委会讨论与决议,《办法》得以提速。
《办法》的出台意味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首单交易也将很快产生。据上述中行上分筹备组负责人透露,中行正在加班加点筹备,或将于7月6日举行首单签约的见证仪式等一系列活动,包括与17家联合(中行海外分支机构)和11家海外代理行,以及企业客户签订协议。
首单交易将在上海企业和香港企业家产生,“这是早都确定的”,参与企业也将由政府钦点,但是以企业自身交易需求为前提。目前的备选的企业包括中国银行推荐的五矿,上海电器,以及交通银行推荐的上海丝绸及另一家交行客户。
另外,“首单将是笔汇款业务,只有汇款业务才比较有意义,涉及资金跨境流动”,上述负责人说到。
“渣打是中行上分最早开始与之交换意见的海外金融机构,在香港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将是试点中的一家有重要地位的海外代理行”,上述负责人说到。
17家联合覆盖最有业务需求可能的地区,包括中银香港,中行在澳门、新加坡、东京、马来西亚、雅加达、首尔等地的分公司。
实际上,中行上分在去年下半年就参与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论证和筹备工作。3月底,中行上海分行与中行每一家海外分公司就新系统完成了实时的生产系统下测算,只等试点正式启动就可交易。
上述中行上分筹备组负责人介绍,中行有1.7万亿美元交易量,上海分行每天国际贸易交易有三万笔,都涉及到这个领域,全国系统的调整是非常巨大的;目前最新版本的培训都已完成,所有的调整都有配套的业务培训和业务操作规程,随之完善。
“摸着石头过河”
今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城市先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境外地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三个月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终于出台。
而据记者了解,其实该《办法》从去年年底就开始论证制定,到今年三月已经基本形成雏形,之后又经过几次大规模的论证,50%的内容发生了改变或调整。
《办法》就货币供给、人民币回流、出口退税等问题,逐一作出安排,包括具体的操作细节。
《办法》未将试点企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纳入外汇核销管理,办理报关和出口货物退(免)税时不需要提供外汇核销单。境内结算银行和境内代理银行应当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依法向税务部门提供试点企业有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数据、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市场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曹红辉认为,《办法》至少解决了制度障碍问题,为市场提供一个选择;而在操作过程中,定会遇到新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与解决——“摸着石头过河”。
不过,香港沃德资产管理公司董事局主席卢麒元认为,《办法》仍无法解决三个渠道货币大量涌入的问题:一个是正规渠道,即贸易下的货币涌入——以假贸易形式涌入;第二个是以投资方式涌入,如最近商务部提出的允许外商投资国内房地产;第三个是黑市,前段时间对香港黑市打击之后,现在又出现“回暖”的迹象,在不少消费场所,几乎任一币种都可以进行自由兑换。
卢麒元告诉记者:“目前当务之急是铸起外汇壁垒,但《办法》可能对其意义不大,而且《办法》会令货币管制不断变得宽松起来。”
因此,《办法》令跨境资金的监管更加紧迫;与此同时,中国货币政策对境外影响亦开始蔓延;目前的紧迫任务是应该从现在就开始研究,人民币跨境流动对境内外不同政策的影响,以及对金融市场、银行管理、货币政策等的影响。
在曹红辉看来,理论上应该将各种问题研究透了再做,但关键是,现在正值人民币区域化战略机遇,否则便会错过;目前也正是削弱美元国际信用地位的绝好战略时机,更是推动周边地区、贸易国采取人民币结算的最佳时间窗口。

- · 中国贸易投资团将赴荷兰 荷兰驻华大使表示欢迎 | 2009-11-26
- · 专家称中国短期内很难实现强制减排 | 2009-11-25
- · 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5大猜想 | 2009-11-25
- · 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猜想 | 2009-11-25
- · 几个日本传媒人 | 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