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丰可持续发展战略:商业经营“企业社会责任”
记者 胡蓉萍 汇丰银行近日启动了其全球第五个区域性气候中心。这个名为 “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的项目,早在2007年斥资1亿美元揭开序幕,主要用于支持减缓气候变化对城市、水、森林和人类影响的研究工作。
记者就该项目和汇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独家专访了汇丰银行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监西蒙·马丁(Simon Martin)。
他认为可持续发展不是在做慈善,而是应该像经营商业一样来经营可持续发展。这包括利用“绿色贷款”政策鼓励企业走在可持续发展的道上;另外,通过推出环球气候变化基准指数,追踪那些最可能从应对气候变化中获益的主要公司的股价表现,让机构更有把握地投资于气候变化事业。
:你觉得可持续发展战略项目的工作问题和挑战是什么?
Simon Martin:事实上,这份工作和其他商业部门的工作很相像。我客观地向我们的主席汇报工作,关于我们需要做什么,多少钱我们需要花出去,尤其是那些慈善基金。我们应该去哪里,我们如何计算和应用这些支出,这是比较难做的工作,预算不像商业业务部门,目标很明确,比如就是花一百,赚一百一十。但是可持续发展不一样,你肯定不会想一百块要生出个一百一来。很显然,我们会更加看重我们所做的影响有多大,影响到了多少人,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是这些都很难量化。这就是另一个挑战。另一方面,我的背景是一个商业人士,所以很显然我所领导的汇丰可持续发展的部门,也是商业倾向的,可以说,我们像经营商业一样在经营可持续发展,在各地有分支机构。
:可持续发展部的工作如何影响了其他业务部门?比如说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哪些公司银行、个人银行、贷款政策这方面。能不能举例?
Simon Martin:两个方面。一是贷款政策方面,我们看哪个领域是环境敏感领域,然后我说好,我们必须看清楚如果我们贷款给我们客户,会造成环境恶化。另外,我们看矿藏、化学物质、水和能源方面,在每一个领域,我们都有一套规则,来界定我们的公司银行在哪些方面不可以做(不放贷)。当然,我们会一段时间去更新一下。
另外一方面,是在开拓和发展业务方面,我有一个小的团队,专门盯着。有时候一些生意是自己找上门来的,比如说保险,那我们会建议说最好弄绿色保险。另外,我们这个部门为HSBC在环境领域上赢得了很好的声誉。一些商业领域能够更容易地去开拓市场和生意、和推销产品。
:还有那些途径如您上述所提到的“像经营商业一样在经营可持续发展”?
Simon Martin:汇丰企业银行、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 (CIBM) 曾在2007年9月宣布,推出汇丰环球气候变化基准指数,同时推出四项可供投资的环球气候变化指数,组成一套气候变化指数系列。汇丰环球气候变化基准指数由汇丰CIBM的环球研究部开发,是一个环球参考指数,旨在反映和追踪那些最能从应对气候变化中获益的主要公司的股价表现(比如从事太阳能、风能的公司,生产节能汽车、循环再造水的企业等)。
基准指数的表现可以追溯到2004年,比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世界指数高约70%。这就是我们这个部门支持汇丰业务部门的有力证据。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投资机构对这一指数并不感兴趣,两年来没有中国投资机构愿意购买,但在国外有很多投资机构有兴趣,比如摩根斯坦利就在用,个人、机构和退休基金很多有在用。几年来,这个基金指数的表现比其他的指数要高。
我们有这样的数据库,是计算这些公司在气候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收入的数据,这种指数是史上第一种,我相信也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一种。那些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件能影响经济发展大势的投资人都会对这些指数感兴趣。那些感兴趣的机构就是购买这个数据库的使用权,比如最近纽约州的基金就购买了我们这个气候变化指数的使用权,显然这些基金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大事,所以他们认为必须有一部分资金是用于投资气候变化。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投资,因为他们没有对每一间公司都进行调研,所以他们买我们的指数。
:可持续发展部门是否有和其他业务部门意见相冲的时候?如何解决?
Simon Martin:常常我们在指定贷款指引时候碰到敏感的领域时,几乎任何时候这些业务部门都需要到我们这里来获得允许。我们和贷款部门经常讨论关于他们可以或者不可以借贷的议题。内部的争论时常会有。但是我不认为这是矛盾,我们内部也没有因为这个而打架的情况。
:企业可持续发展部门在汇丰全球业务部门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Simon Martin:这是一个重要的部门,是塑造整个集团文化的部门。当然,这不是一个直接创造利润的部门。在我对主席汇报的内容中,显然不会有我们赚了多少钱这样的内容。
我们看到中国很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报道,政府也希望企业多为社会发展做出一些努力,他们也在观察这些公司。当然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是朝着盈利的商业目的发展。不仅仅是慈善的工作,而是关于怎样做好整个的商业经营,怎样塑造公司文化,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战略性的事务。
英语里有一句谚语,the money is the investment in your name,说如果有人偷了我的钱包,实际上他是偷走了垃圾,但如果有人偷了我的名声,那他就偷走了我的全部。其实我们这个部门花的经费相对并不是很多。我们每年拿1亿美元给慈善机构和NGO。整个可持续发展部门的运营我记不清要花多少钱了,但是似乎不会超过1-2千万美元,这显然不是一项特别巨大的支出。但如果我们不做这项工作,我们公司的价值毫无疑问会下降。

- · 回应快递涨价:价格战不利行业发展 | 2009-12-07
- · 石建勋:发展“低碳经济”拓新增长点 | 2009-12-07
- · 不靠谱的战略 | 2009-12-07
- · 快递运营商:《邮政法》有利于行业发展 | 2009-12-07
- · 风电企业苦等复审结果 CDM悬念留给哥本哈根 |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