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追逐汇金债第一波 四大行力捧
刘玉林
2010-08-25 17:12
订阅

实习记者 刘玉林 8月24日,汇金债首期固息债如期发售走出融资第一步,四大行成为主力买家。

昨日招标结果显示:首期汇金债已追加至最大限额540亿元,7年期、20年期由200亿元分别追加至260亿元、280亿元,仅140亿元的追加额,得到了将近3000亿元资金的追逐。7年期品种中标利率为3.16%,认购倍数达3.5倍;20年期品种中标利率为4.05%,认购倍数达2.7倍,均低于此前的估值——3.27%和4.12%。8月23日中债收益率曲线显示,政策性金融债7年期、20年期的二级市场收益率分别为3.27%、4.14%,与此相比,汇金债利率分别低出11个基点和9个基点。

8月19日汇金发债公告中,称其将发行总规模为1875亿元的债券,部分用于中国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中国银行(601988.SH,3988.HK)和中国建设银行(601939.SH,0939.HK)三家银行A+H配股融资。汇金债首期540亿元发行完毕后,其后续几期的发行时间和数额并未敲定。根据wind数据,截至一季度末,汇金所持工行、中行、建行股份分别为35.4%、67.53%、57.09%,为三大行的大股东,若其不想股份被摊薄,则共需投入991.6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汇金债发行三大行并未“避嫌”,而是积极参与了债券的认购。事实上,早在汇金发布公告当日,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邱志承就向本报记者指出包括三大行在内的银行机构将成为汇金债的主力购买者,这个观点为众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对于三大行认购汇金债,一位银行内部人士称“其实这很正常”,银行机构一直是银行债市场的主力,中国的银行成长速度在国际位居前列,也远超CPI、GDP等各项增速,而银行资本充足率被要求达到11%左右的水平,这使银行陷入了融资怪圈,互持次级债现象频现。面对巨额资金对汇金债的追逐,该内部人士表示“市场如此罢了”,此次汇金债发行的状况并不令人惊讶。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