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利率大涨 未来资金面有望缓解
李勇
2010-09-01 16:25
订阅

实习记者 李勇 作为银行间市场资金松紧的“测试器”,近日回购利率出现大涨。不过,分析师认为,鉴于经济下行态势,年内加息概率较小,未来央行会通过公开市场调剂资金余缺,资金面紧张程度将趋缓。

“这两天资金面确实有些紧巴了。”一位证券业分析师对记者称。数据显示,昨日(8月31日)货币市场指标利率—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收2.9289%,较前交易日的2.5056%大涨逾42个基点。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收2.3325%,较前交易日的2.0586%上涨逾27个基点。而今日的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3.1230%较昨日亦出现大幅上涨。

一切迹象都表明资金在吃紧,公告显示,央行周二在公开市场发行120亿元1年期央票,28天期正回购则继续暂停。“一年期央票发行规模的减少,说明了资金面的持续紧张对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产生了影响。”国都证券分析师张翔表示。

而随着央行在市场操作上步伐的调整,资金面的“干旱”问题或许会得到缓解。

回购利率上涨两大诱因

备受关注的工商银行250亿元A股可转债昨日正式申购发行,此前很多机构用“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来评价工行的转债。据了解,此次发行网下认购资金总额超过2万亿元。

“工行的可转债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因为工行的盘子大,股价就算下跌也不会跌的太多,投资者不会有太多的顾虑,肯定会冻结很多资金,这在短期内会推动回购利率的上升。”上述证券业分析师向记者分析。他认为,7天回购利率的上涨主要是工行可转债的发行冻结大量资金面造成的。

第一创业研究所银行分析师陈曦则认为,回购利率的上涨暂时还不能认为是工行发行可转债造成资金面紧张的原因。她认为,中行在3个月前同样发行了可转债而且规模达到了400亿,但同期市场上的回购利率并没有明显的大幅上涨。“如果是工行可转债的发行冻结资金的原因,那么过几日回购利率应该会降下来。”陈曦称。

“7天回购利率的上升,实际上就是表示资金的宽裕性在降低,这很可能是因为近期人民币升值预期降低导致大量热钱外流造成的。”陈曦解释说。

8月17日,商务部公布的最新FDI数据显示,7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FDI)69.24亿美元,同比增长29.2%,保持了连续12个月的正增长趋势。 而早些时候,央行公布的7月份新增贷款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数据显示,7月M2新增值从上月的10570亿元快速回落至178亿元余额,7月人民币贷款余额45.14万亿元,同比增长18.4%。

在FDI和新增贷款都出现增长的情况下,M2却超预期回落,这进一步佐证了陈曦热钱可能外流的观点。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则向记者表示,人民币升值预期效应已经被市场消化,热钱的大流出和大流入的可能性都不大,而且近期国家对热钱的流通已经提高了警惕,加强了监管。“回购利率的上涨主要是公开市场连续净回笼以及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加大,加剧了资金面的紧张。”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回购利率的上行是由于季末贷存比等监管指标导致银行间存款争夺战。在季末考核因素的压力下,9月资金面通常偏紧,9月的货币市场利率通常是全年的最高点,这是正常现象。

资金“干旱”将缓解

今日上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连续三个月下滑后再度回升。不过有专家表示,实际上8月新订单和生产的力度弱于以往月份,不能作为经济再度回升的信号,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策调整的风险,经济进一步下滑风险加大,出于对经济下滑的担忧,未来国家在资金的流动性上不会出现大的紧缩,资金面紧张有望得到缓解。

张翔在接受采访时也向记者表示,外部因素的不确定以及当前中国在调整经济结构时面临的诸多两难,使经济下行的概率增大。他说,实际上从近期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经济已经出现下行。“我预计下半年央行加息的可能不大,而且会通过一些公开操作来补充市场的资金,这从央票的发行力度减弱可以看出。”张翔称。

 央行公告并称,1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连续第12次持平于2.0929%。中债收益率曲线显示,二级市场1年期央票利率最新报2.10%。

1年期央票一二级市场收益率相差并不大,显示了央行维持货币市场利率稳定的意图,“即使回购利率不会回落,至少也不会大幅的上涨了。”上述分析师称。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