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运行自主研发的市场风险管理系统
记者 欧阳晓红
“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是工行大力推进整体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的主线。”一位工商银行负责人说。近日,由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行)自主研发的全球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在该行成功投产运行。这一系统是国内首个由中资银行自主研发并成功投产的全球市场风险管理系统,标志着工行在市场风险量化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市场全球化发展以及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风险也已成为影响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要风险类型,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系统的成功投产不仅使工行的风险管控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为国内银行业在市场风险管理领域探索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据了解,工行的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建立了参考数据、交易数据、市场数据三大数据库。这套系统投产后,可以实现交易账户金融业务产品的市场风险统一计量与监控,具备每日开展风险价值计量、压力测试、返回检验、限额管理、资本计算和风险报告等市场风险计量与管理能力,达到了全行组合层面的市场风险管理目标,使得市场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之前,该行的市场风险管理系统是外购的;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外购系统核心技术难以获得,反而成为进一步提升市场风险管理水平的技术掣肘。
为此,工行从2008年起率先启动市场风险管理领域的自主研发工程,以建设国际先进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为目标,在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建设方面积极尝试。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行已经探索出一条方法论构建、系统开发和团队建设三者结合的自主研发道路。
这位负责人还说,接下来,工行将依托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和风险量化管理建设。
相关新闻
- 英特尔与腾讯建研发中心 关注平板类硬件及操作系统开发 2011-04-14
- 核能发展路线尚存争议 2011-04-01
- 核能发展路线尚存争议 2011-04-01
- 去年净利1660亿 工行预计2011年信贷增幅14.2% 2011-03-31
- 同比增长28.3% 中国工行去年净利1660亿 201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