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7-05-15
本报记者 张勇
订阅

基金公司谨慎对待“专户理财”

 记者张勇 证监会基金部日前向基金公司、托管银行下发了有关专户理财试点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基金公司为单一客户办理特定资产管理业务的,每笔业务的资产不得低于5000万元,基金公司最多可从所管理资产净收益中分成20%。

据了解,基金专户理财是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对象提供的个性化理财服务,实际上相当于私募业务,一直是中国基金公司运作的禁区。截至目前,除了社保资金和企业年金这两个特例外,中国基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产品都是公募基金。允许基金公司发行并管理私募基金,将会极大地拓宽基金公司的运作范围。

然而,不少基金公司对初期开展专户理财业务态度却十分谨慎。南方基金公司有关新闻发言人士表示:“目前开发年金以外的专户理财客户难度极大,我们的重点将放在企业年金客户上,专户理财是长远发展方向”。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告诉记者:“专户理财前期有一个较大投入过程,前期投入的成本太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这只能作为一个长远努力方向。短期内,公司的业务重心仍放在公募等常规的产品和服务上。”

金鹰基金公司首席基金分析师欧庆铃博士则认为,从年金做起或许是基金行业逐步树立专户理财形象的关键步骤。

另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开展专户理财,肯定要追求绝对回报。在目前市场点位上,要想获得2006年来的低风险高收入,难度太大,最多只能是中等风险,中等收入,所以即使是放开了专户理财业务,基金公司目前可能并不会大规模地去准备该项业务。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