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证券主理博时基金尚存悬念
2007年12月26日,在博时基金公司48%的股权拍卖中,招商证券以63.2亿高价锁定博时基金控股权。
近日,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招商证券能否顺利入主博时基金还有不少变数,除了跟金信信托还存在18%的博时股权争议,其大股东资格能否获得证监会批复也还不一定。”
据悉,参与竞拍前,招商证券在董事会上便获得将以不超过65亿元的代价拍下博时的授权,而在拍卖中失意的德邦证券和浙江省金融机构已经决定另辟蹊径,新发起设立基金公司。
锁定48% 意在18%争议股权
12月26日的竞拍中,有招商证券、德邦证券、方正证券和浙江省工商信托四家机构参加,其中浙江省工商信托一直与招商证券交替加价,直到63.2亿元才悻悻罢手。
据悉,浙江省工商信托的参与得到了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浙江省希望能把博时基金控股权留在浙江。
本报从可靠途径获悉,竞拍前夕,招商证券专门为此开过董事会,当时董事会敲定的最高出价上限为65亿元人民币。“大股东招商局集团下了决心一定要拿下博时基金的控股权,并授权招商证券参与竞拍。”
招商证券内部人士透露,在其应付的63.2亿拍卖款中,招商局集团还出资了一部分现金,该笔现金已经到位。
除了看重博时基金2500多亿的资产规模,喊出每股131.67亿元的天价,招商证券显然还有自己的考量。
知情人士告知,招商证券此前持有的25%博时股权中,有18%的股权仍存在争议。早在2003年10月,处于熊市的招商证券曾与金信信托签订协议,将其持有的博时基金18%的股权以合计每股5元左右、共计9000多万元的价格转予金信信托。
“金信已经向其支付了全部价款9000万,因为加上此前的48%持股比例将达66%,持股太高不能过户。”一位原金信信托人士认为,不久,金信信托就被停业整顿,“彼时此时,原来穷人变成了富豪,富豪变成了穷光蛋!”
招商证券200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4.15亿,业内人士预测,按照行业水平,其07年全年的利润将超过60亿。
据媒体报道,招商证券曾起诉金信信托希望收回这18%的股权,不过随后遇到最高法院对于破产证券公司行政清算期间的“三暂缓”(暂缓受理、暂缓审理、暂缓执行)政策,该问题一直搁置至今。
“由于股权没有及时过户,加之2005年金信信托出现资金链危机,招商证券就不承认这笔股权转让了。官司现在还在打,所以这次招商证券哪怕出再多的钱也要拿下博时的股份。因为这对招商证券意味着控制博时,如果他失败了,同时也要失去他手上那18%的股权。”一位金华市当地知情人士认为。
有趣的是,金信信托拍卖所得的63.2亿元,不仅可以填补其47亿元亏损,而且还出现了16亿元盈利。
本报获得的最新消息显示,金信信托破产申请报告已经提交,破产应无悬念,但当地政府希望能保留这张信托牌照。
获批悬念
除了存在争议的博时基金18%的股权,招商证券控股博时基金还面临另一重挑战。
如果此前持有的25%股权均得到承认,招商证券将合计持有博时基金公司73%的股权,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在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若干问题的通知》的第七条规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第十条第一款关于 “基金管理公司股东的出资比例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按主要股东最高出资比例不超过全部出资的49%执行,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中方股东出资比例不受此限制。
而作为内资基金公司的博时基金,将面临这一制度的限制。
同样面临这一局面的还有国泰基金。该公司其股东结构经历多次变更,目前有三家股东持股: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70%,其余两家股东分别出资20%及10%。据悉,国泰基金已经在谋求通过引入外资股东、变身合资基金来解决这一问题。
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华夏基金身上。
去年9月,证监会在对中信证券收购华夏基金股权的同意批复中,要求中信证券 “需行使股权比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报获悉,中信证券已经在与贝尔斯登在内的一些外资就华夏基金的部分股权转让进行接洽。显然,转让成功的话,就可以不再受内资基金公司49%持股比例的限制,中信证券将尽可能多地持有华夏基金股权。
上海某合资基金公司人士私下表示,“如果招商证券在博时基金要维持这个股权比例,就需要博时变身合资基金,才能没问题。”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即上述规定得到修改,例如在今年热议的《基金法》修订时加入相关豁免条款。
而据相关法律规定,博时基金48%的这笔股权转让需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股权变更最终以监管部门批准及相关的工商登记变更为准。
失意者欲谋新基金公司
即便是在这次竞拍中落败的几家失意者,也没有放弃进入基金业的努力。
如没有获得进场竞拍资格的平安集团、中国人寿正在加紧填补基金公司这一空缺环节;而参与竞拍但早早收手的德邦证券,现正忙于发起成立德邦基金;浙江方面则更是大张旗鼓希望成立浙江自己的基金公司。
一家浙江省上市公司相关人士透露,目前浙江有两家基金公司正在酝酿当中,其中浙商证券有意联合浙大网新(600797.SH)等机构发起成立浙商基金,总部将放在杭州。此外,财通证券跟升华拜克(600226.SH)也在筹备当地另一家基金公司。
事实上,国内飞涨的基金公司股权价格,已对野心勃勃要进入中国基金业的大买家产生压力。据报道,英国摩利基金一度打算以收购内资基金公司股权的途径进入中国,但因种种考虑,最终决定与英杰华的老伙伴中粮合作,组建合资基金公司。知情人士透露,贵到离谱的股权价格,是其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获批成立的新基金公司只有寥寥几家,且多数为银行系基金。现在的问题是,谁能成为下一个幸运的获批者?
(本报记者张勇对本文亦有贡献)

- · 美不干胶巨头被判罚金两倍于行贿获利 | 2009-08-13
- · 英国公主开始大学生活 从皇宫迁入集体宿舍 | 2009-08-12
- · 《窃听风云》成股民教材 基金公司组织集体观看 | 2009-08-12
- · 2009年最佳雇主排行榜出炉 电信业金融业领跑 | 2009-08-12
- · 冯兴元:省管县与地方财政民主 |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