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波的流言蜚语:货币基金比较基准困惑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赵娟 胡中彬 首次担任基金经理仅两个月,曲波就遭受到了投资者的流言蜚语。曲波于今年1月18日新任华夏现金增利基金经理,虽然业绩尚无从评判,但4天之后华夏现金增利的一则公告触动了投资者敏感而联想丰富的神经。
1月22日,公告表示,即日起改变业绩比较基准,由原约定的“同期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税后)”,变更为“同期7天通知存款利率”。更改后,华夏现金增利的业绩比较基准从3.933%降为1.71%,相差两倍多。
有投资者提出质疑,“此公告是华夏基金对年轻的新基金经理信心降低,抑或是其投资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
调低业绩比较基准渐成趋势
事实上,华夏现金增利并不是第一只调整业绩比较基准的货币市场基金。去年10月、11月,鹏华货币基金和嘉实货币基金就曾先后公告,将原约定的业绩比较基准 “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税后)”变更为“活期存款利率(税后)”,调整幅度更大,当时的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81%,较原业绩基准的3.933%相差近5倍!
“我们也在考虑将业绩比较基准从现在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改为六个月定期存款利率(税后)。”上海某基金公司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坦言,货币基金降低业绩比较基准渐成趋势。
为何货币基金掀起业绩比较基准的一波“调整热”?难道是投资者所质疑的对新基金经理信心降低?
华夏基金人士称,“基金经理调整是正常人事变动,金融环境已经发生变化,降低业绩比较基准主要是考虑目前的加息压力,而不追求高收益会使投资更安全些。”
某资深分析人士指出,“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挂钩的业绩基准并不容易交差。”此语道出货币基金调低业绩比较基准的硬伤。
虽然货币市场利率保持上扬,但如今依然强烈的加息预期是货币基金更改业绩比较基准的重要原因之一。去年,在央行第6次加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提高到4.14%。据德胜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虽然目前市场上的51只货币基金去年整体收益较前年大大提高,但跑赢调整后一年期利率的却仅有巨田货币、嘉实货币、鹏华货币B等几只产品。
同时,“去年业绩较前年提高较多还有一些特殊因素,主要是9月份后以逆回购方式间接分享了一些大盘新股发行的收益,但2008年新股发行受到限制且收益空间缩小,这一现象很可能无法延续。”嘉实货币基金经理吴洪坚称。
也有基金经理表示,这个阶段更改业绩比较基准是对一些错误的“纠正”,可以获批也体现了管理层对其 “现金管理工具”的认可。
“花瓶”之嫌
目前货币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在业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有货币基金经理坦言,他们更看重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及同行间的横向比较,而非把业绩比较基准作为参考指标。
据统计,货币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存在着“多重标准”的混乱局面。在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作为业绩比较基准的货币基金中,多数成立于2006年之前。而2006年后成立的货币市场基金,多选择六个月定期存款利率(税后)或个人活期存款利率(税前)这样较低的利率作为业绩比较基准。
Wind资讯数据显示,目前51只货币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按照最新的利率水平,其中最高的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税后)可达3.933%,而最低的活期存款利率 (税后)仅为0.684%。
到底何种业绩基准才算合理,业内众说纷纭。
万家货币基金经理张旭伟认为,越贴近货币市场利率及投资策略的业绩基准越合理,而非受管制的存款利率;也有基金经理认为,货币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180天,从投资期限看,六个月定期存款利率更合适,而从定位和流动性特性看,活期存款利率较合理;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应建立由第三方提供的具有公信力的比较指标。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51只货币基金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达到2.56%,这一数据较去年底高出0.4个百分点。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2008年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将继续提升,货币基金收益水平可望继续提高,同时在A股市场面临较多不确定性时,货币基金低风险的“避风港”优势将会显现。
但投资者又应当如何参考业绩比较基准?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群航指出,“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公司为自己定的业绩评价标准,投资者还是应该在同类产品中选择综合业绩表现良好的基金。”
如果基金经理和投资者都不将业绩比较基准作为参考,货币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真有沦为“花瓶”之嫌。

- · IMF债券发行框架获批准 | 2009-07-08
- · 失衡 | 2009-04-02
- · 易宪容:国际金融秩序重建中国须合纵连横 | 2009-03-16
- · IMF:反思之后的下一步 | 2009-03-09
- · 中投:投资美国货币基金拿回86%的本金 | 200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