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6-11
艾经纬
订阅

券商QDII或加快放行

投资者报 记者 艾经纬 5月31日,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细则出台。沪上一券商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新业务批复加快的一个信号,券商系QDII产品或加快放行。”
相对于银行、基金而言,券商在QDII的推出上显得有些落后。到目前为止,券商中只有中金公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国信证券等九家券商获批QDII资格证,但产品只有中金公司大中华配置集合计划一只。

中金中华配置集合计划于今年2月28日成立,这只跨春节销售的券商首只海外投资基金的销售业绩大大出乎设计者当初的预期,销售情况很不乐观,仅募集到3.72亿元。

但这样的结果或在意料之中,一是投资者出于对全球经济的担忧,当时美国次贷危机对海外市场的影响有愈演愈烈之势;二是有现实的参考,因为当时已经投资海外的QDII全线告亏,净值亏损率均在10%之上;三是中华配置集合计划的门槛较高,与已有的基金QDII产品1000元以上即可申购相比,投资者认购该券商QDII的最低金额定为人民币10万元。

尽管券商系首只QDII产品销售遇冷,但这并不抑制其他券商上马QDII产品的热情。据记者了解,东方证券、国泰君安等已经完成产品上报等待批复,其余数家产品方案则在调整之中。

券商之所以对QDII产品满怀热情,主要是因为都希望获取资格以实现多元化的盈利方式,毕竟现阶段监管层对券商的每项业务资格或是每个产品的审批都十分严格。

从投资区域上看,绝大部分券商的QDII产品方向,都将主要目光投向香港市场,东方证券声称打算全球配置,侧重于新兴市场,但香港市场仍是关注的重点。毕竟香港市场上有很多内地公司,相对其他海外市场要容易把握些。

此外,香港市场与大陆市场的关联度也是最高的,著名证券人士刘纪鹏教授日前在某论坛上笑称,香港市场在大陆市场的带动下,也逐渐成为“政策市”了。

券商QDII产品盯上香港市场,还因为这些券商大都拥有香港子公司,当然这也是券商相对于银行和基金的优势。例如,中金公司并没有聘请外部投资顾问,而是由中金公司旗下中金香港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团队进行管理。

国泰君安资产管理部叶展告诉记者,“产品是通过资产管理部来上报的,但具体运作是由香港分公司的投资团队来负责。”

而在香港没有分公司的光大证券则聘请了有台湾市场背景的钱宜成来主持投资团队。

从持仓组合上看,中金QDII将香港市场的股票配置额度定为25%至85%。而对于一些新加坡、美国、英国上市的中国股票,配置比例定在0-10%。

中金公司还特别指出,当境外股市风险较大时,中金QDII可以转向债市、汇市甚至票据市场,产品说明书中显示可能配置欧美国债、商业票据0-70%。而光大证券QDII产品中股票配置将从0-100%灵活安排,东方证券的QDII股票配置也是如此。

对于中金之后尚无券商QDII产品推出的情形。中投证券研究员赵明勋表示,第一,最可能的是来自监管层的担心,毕竟有银行、基金系QDII的前车之鉴;第二,券商可能在产品设计方案上还需要完善,第三是中金QDII产品的销售业绩以及海外市场的回暖程度也可能使券商自身考虑推迟出海时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对券商和保险QDII的批复缓慢,可能是因为担忧QDII可能成为灰色资金的洗钱渠道。

因为不同于基金系QDII产品的1000元申购起点,券商的QDII申购起点都在10万元,如果基金QDII中个别大额资金容易受到监测,那么单个大额资金在投资规模都比较大的券商QDII则不易监测到,因此灰色资金很可能与券商达成协商以购买QDII产品的形式流到境外,这与前些年券商委托理财中存在的黑洞本质上是一致的。

此外,中金虽推出了QDII产品,但可能也在谨慎运作着。上述沪上某券商资产管理部负责人表示,根据他们了解,中金也主要投向了香港市场,但从其净值变化结合近三个月港股表现来看,中金的仓位可能并不高。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