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7%股权拍卖,新世纪期货欲引战略投资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志杰 7月24日,浙江新世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世纪期货”)15.57%股权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拍卖,吸引了众多欲参股期货公司投资机构的眼球。期货公司股权争夺越来越趋向白热化。而与此同时,新世纪期货也开始了自身扩张的“紧密谋划”。
股权拍卖
对于出让方浙江省电力公司来说,此次退出难免有挥泪剥离之痛。
新世纪期货于1993年在浙江成立,系第一批专业期货经纪公司。其出资股东分别为浙江商业集团、浙江石油总公司、浙江电力公司和上海宏广达实业公司,四家法人投资比例分别为 46.71%、18.69%、15.57%和19.03%。
由于股指期货愈发临近,业内人士预测,即便按新规则所设定的较高的交易门槛参与股指期货的初始资金也将达到300亿元左右,按市场预计的万分之一至三的手续费计算,则净手续费总量将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
不过可惜的是,浙江省电力公司似乎还没有享受到投资的诱人回报,就在央企改革大背景下不得不作辅业资产的剥离。
盛宴的诱惑,让期货股权的争夺者众多。
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项目联系人朱爱省表示,该项目关注者很多,从报备到正式挂牌有不少机构电话询问。
权威知情人士则透露,由于新世纪期货是省属重点企业,受到政府大力扶植,因此该项目股权不会流入外省企业。其大股东浙江省商业集团公司有意将此股权全部收入旗下,没有更好的战略投资者加盟,则浙江省商业集团公司独占绝对控股的地位。
中央企业产权交易一部项目负责人王癑表示,原有股东有收购意向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原股东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受让权。
尽管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杭州分所项目负责人张洪波一再表示:“价格高者得”,但浙商集团强大的实力以及志在必得无疑成为新世纪期货高调放言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底牌。
引进战略投资者
“没有券商的背景,是我们的弱项”。曹金明表示,本次股权拍卖,作为公司来讲更希望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
但影响新世纪期货此项进程最为尴尬的也许正是股权结构的一边倒倾向。
曹金明表示,作为国内第一张股指期货牌照的所有者,新世纪期货在创新业务发展以及市场机会的把握上都力求“先走一步”,对联姻战略投资者也是早有准备。然而很多机构都对新世纪期货大股东浙商集团的“一权独大”望而却步。
“要么不谈,谈就谈绝对控股”,曹金明指出此前的一些战略投资者的态度。
“与券商进行股权合作应该是最好的方式”,海通期货分析师李静远表示:“商品期货仍然是目前期货公司主要涉猎的品种,但随着股指期货的即将推出,由于缺少金融产品服务的能力和经验,证券公司不仅有广泛的客户资源,也有相应金融产品服务支持”。
而经过2006年以来证券市场的大牛市,大多有实力的证券公司已经新成立或者参股期货公司。而一些有实力的期货公司也以与证券公司合作的方式扩展自己的版图。
“浙江政府一直鼓励本地企业间的合作。”曹金明称。
但,省内券商财通证券与浙商证券分别控有永安期货、天马期货,因此引入当地券商战略投资者似乎难以成行。
“而若有外地券商参股,因为浙江曾经的‘开放’引发的外地机构抢滩、本地券商短板的前车之鉴,作为全国期货行业第一大省的浙江,也许很难松口。”前述知情人表示。
扩张谋划
而作为新世纪期货本身从来都没有放弃自身扩张的谋划。
早在2006年9月20日新世纪期货将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元,2007年营业收入2227万元,净利润718万元。
今年新的增资计划又在进行中。据曹金明透露,此次增资具体方案为:由新世纪期货本身未分配利润增资1000万元以及第一大股东浙商集团现金增资1000万的方式进行增资。而该方案已经上报中国证监会并静待审批。
如果增资成功,则新世纪期货注册资本将由5000万元增资为7000万元。同样的,此次增资计划,转让方浙江省电力公司放弃现金增资。
知情人士透露,作为新世纪期货的王牌底牌,财大气粗的浙商集团本次增资不仅仅是对于新世纪期货的绝对支持,而从浙商集团考虑也符合它的发展规划。权威人士表示,浙商集团在此次股权拍卖以及增资方案中的计划是拿到50%~60%的股权,达到其绝对控股的地位。
该权威人士同时表示,不过浙江省政府也并不希望浙商集团所持股份过大,毕竟期货大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

- · 女子醉悬高楼惊动谈判专家 12楼窗外呆两个半小时 | 2009-08-13
- · 广州首现甲流重症病例 17岁中学生仍中度昏迷 | 2009-08-13
- · 中化8.79亿美元收购伦敦能源公司 | 2009-08-13
- · 中国将培育低碳经济为新增长点 | 2009-08-13
- · 腾讯二季收益增八成 股价创新高 | 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