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无担保公司债 “撤股大户”国寿债市激进
8月26日,中国人寿的管理层有关人士透露,中国人寿已试水投资无担保公司债。而无担保公司债,保监会出于风险的考虑,尚未对全行业开闸。
这与中国人寿上半年在A股市场的“守候”姿态大相径庭。“下半年A股走势仍不明朗,继续紧跟市场,动态调整投资策略,加大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尤其是通过债权计划的方式加大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创新投资私募债券(公司债)等。”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在其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转战债市——中国人寿上半年债权型投资占比已由去年底的52.13%增加至58.59%。
涉足无担保公司债
其实,无担保公司债甫一面市,中国人寿就跃跃欲试。
今年3月12日,中国人寿发布“美林BookMark持有到期债券指数”,并宣布开始启用与美林公司共同编制的上述债券指数作为其债券投资业绩考核基准。当日,中国人寿首席投资官刘乐飞就曾呼吁保监会开闸 “无担保公司债”。
刘乐飞认为,公司债是保险公司未来非常重要的一类投资资产;特别是在海外,公司债几乎是保险公司最大的资产。国寿有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与风险管理能力,可以驾驭公司信用的风险。
实际上,去年8月出炉的《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令业界对债市购买大户保险机构充满“想象”。
保监会有关官员称,这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有能力者先行,暂不可能向整个行业开闸。“一年前就颁发了公司债指引规范,就在做从有担保走向无担保公司的准备政策与技术工作,谁具备了这种投资能力谁就开放。但如果无度开放,会引发行业风险。”
中国人寿管理层证实,去年保监会曾就此专门开会研讨过,考虑分类管理,放行符合规定的保险公司试水无担保公司债。“以前保监会要求信用评级AAA公司债才可以购买,现在应该有所松动,但具体是何种级别并不确切。”
如此一来,时至今日,中国人寿试点无担保公司债并不意外。“只是目前我们投资额度还很小……”上述中国人寿管理层表示。
不过,“相信我们将是最大的债券投资机构,未来公司债亦将是中国人寿最重要的一类资产。”
包括无担保公司债在内,对私募债券市场(即公司债市场)颇为推崇的刘乐飞表示,目前公司债正值发展机遇期,“能否把握公司债投资时机,正好能够彰显不同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及实力之区别。”
在股市颇为“受伤”的中国人寿似乎急于要在债市展示其投资“禀赋”。
“博”差价
“尝鲜”无担保公司债只是中国人寿热衷于债市的一个侧面,上半年如果不是得益于固定类产品收益的贡献,弥补资本市场的投资浮亏,中国人寿中期业绩成绩单可能“更不好看”。
在中国人寿上半年253亿净投资收益中,“债权型投资资产获得的收益占净投资收益的比例为40%,股权型投资资产收益占比为37%,银行存款收益占比略高于21%。”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说。
2008年上半年,中国人寿股权型投资占比由2007年底的23.0%减少为13.3%,债权型投资由去年底的52.1%加大为58.6%.
受2008年上半年资本市场深度下调的影响,中国人寿集团金融资产收益净额较去年同期降低了67.2%;可交易股票价值公允价值亏损为64.9亿元人民币。
因此,接下来,“下半年还将加大固定收益类投资,与股票相关的投资继续保持‘低配’。”
这并非中国人寿一家之言行,其他两大A股上市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几乎如出一辙。
“我们目前的确热衷于债市,正要寻找好的债券投资品种;从A股转战债券市场无疑是明智之举。”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说。
刘乐飞曾表示,作为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决定了投资收益的80%-90%;现大量持有的债券以持有到期为主,而非交易型。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亦透露,目前的债券组合中以国债、金融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寿对债市“套利”无动于衷。
“虽然国寿以长期持有债券为主,但也可以适当进行买卖;譬如对利率有明确判断时就可以采取交易。”刘乐飞曾坦言。另一位中国人寿人士也透露,在其债券结构中,确有一小部分交易型金融资产在“博”差价。
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统计数据,1-7月,中国人寿在保险机构债券交割量排行榜中以5440.5亿总量排名第一;7月份,以898.6亿排名第二。
“现阶段,对保险公司而言,固定收益类比权益类投资更为重要,尽管债券配置上,包括国寿在内,均以持有到期为主,但仍存在套利空间,还可以‘博’差价。”一家证券公司分析人士说。

- · 小S性感大跳钢管舞 挑逗性过浓疑遭央视封杀 | 2009-08-13
- · 中化8.79亿美元收购伦敦能源公司 | 2009-08-13
- · 腾讯二季收益增八成 股价创新高 | 2009-08-13
- · 中国股市险在何处? | 2009-08-13
- · 股市为什么破位下行? | 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