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增持债券1324亿,基金绝境求生
网络版专稿 记者 严钰 上半年高达1.08万亿的巨额亏损让中国基金逐渐失去话语权。为规避股市震荡下行所带来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多的基金选择更加保守投资方式。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9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末基金在中债登托管的债券量较上月末增加1324.85亿元。
“一个使得债市回暖的因素是股市持续低迷,目前基金已无处可去,必须找到一个稳定收益的投资品种,比如债券。”一位证券债券交易人士如此表示。
震荡市中的巨额亏损
事实上,上半年中国股市的阴晴不定,结束了基金公司们长达两年的美好时光。刚刚结束的半年报披露,由于误判市场和没能及时减仓,而造成巨额亏损。面对如此难看的半年报,基金经理们纷纷在向基民们道歉。
数据显示,截至29日,5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61只基金的2008年半年报已全部披露完毕,天相统计显示,基金今年上半年收入总额为负1.05万亿元,扣除管理费、托管费等费用之后,基金总亏损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08万亿元。
各类基金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亏损额远超其他类型基金,亏损额达到了6953.9亿元,其次是开放式混合型基金亏损2924.3亿元,封闭式基金和QDII基金分别出现了676.1亿元和247.7亿元的亏损,保本基金和债券基金也出现了小幅亏损,只有货币基金实现了13亿元的正收益。
增持债券能否绝处逢生
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基金在中债登的债券托管量为9403.68亿元,较上月末增加1324.85亿元,16.40%的增幅为今年4月以来最高,也成为当月债券市场上增持力度最大的一类投资者;此外,基金增持的债券主要是央票等短期品种。对此,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证券总部高级研究员林朝晖表示,三季度内,利好债券的因素依然存在,CPI回落,货币政策也并非一两个月就会有变化,股市仍然会低迷,债市依然有走强的理由。
今年以来股市大幅波动,作为最主要的跨市场机构,基金和保险机构大量增加债券资产配置力度,以规避风险并提高收益。市场人士分析,货币政策微妙转向弱化加息预期、7月份CPI增速再次回落,PPI被市场预期将在9月出现拐点等种种因素在背后有力地支撑着债市的反弹,或许能使基金找到出路。
事实上,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银河证券开放式基金2008年8月绩效报告》显示,8月份纳入统计口径的股票型基金,净值平均下跌超10%,而各类基金中唯有债券型基金实现了正收益。
《中国银河证券开放式基金2008年8月绩效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8月末,纳入统计口径的137只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是-11.25%;纳入统计口径的17只指数型基金,平均业绩是-13.24%;纳入统计口径的58只偏股型基金的平均业绩是-11.64%。截至8月末,纳入统计口径的25只平衡型基金的平均业绩是-8.91%;纳入统计口径的8只偏债型基金平均业绩是-4.47%;纳入统计口径的39只债券型基金平均业绩是0.43%,是唯一实现正收益的基金类型。2008年8月,上证指数下跌13.63%,深证综指下跌20.35%,沪深300指数下跌14.74%,其中大盘蓝筹集中的上证180指数下跌13.44%。

- · 中国股市险在何处? | 2009-08-13
- · 流动性隐忧显现 股市周三重挫4.66% | 2009-08-13
- · 流动性隐忧显现 股市周三重挫4.66% | 2009-08-13
- · [收评]洗盘愈疯狂,后市愈强劲 | 2009-08-10
- · “一对多”基金专户业务近期推出 | 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