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邮基金“探视”三日“凶悍”风格继续
如今,暂停申购18个月后,在以35%的净值增长率暂跃股票型基金排名第一的情况下,该基金将于3月25日-27日针对既有客户短暂打开申购。
目前,中邮基金依然保持着高仓位、重择股的投资风格,但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策略在震荡市行情下能否笑到最后依然面临着较大考验。
一季度业绩“卖点”
2007年9月末起,中邮基金暂停了旗下两只基金的申购。而此次仅中邮核心优选针对原有老客户打开申购,且时间仅为3天。
成立于2006年9月的中邮核心优选最初规模仅15.88亿,但在2007年牛市锋芒毕露,当年三季度规模曾最高超过160亿份,总资产净值达到378亿元。由于该基金高收益的示范效应,2007年8月中邮旗下第二只基金中邮核心成长发行时受到追捧并以150亿元销售上限成立,虽然成立后仅打开申购4个交易日,但2007年底其规模已迅速达到423亿份。
2008年,中邮基金成为基金业中遭遇“滑铁卢”典型的个案,不少牛市进入的基民深陷其中。今年2月份,一位持有中邮基金的基民算过一笔账:“本人2007年9月申购2万中邮,到2008年11月4日只剩0.65万,最近3个月涨了49%,市值才到0.99万,如果不打开申购、不补仓,要再涨100%才能回本,谈何容易!”
截至今年3月19日,中邮核心优选净值已由2008年11月初时最低的0.66元回升到1.07元。中邮基金人士称,去年未在低点打开申购是由于市场环境太悲观,国内外环境很不明朗,现在的时点中邮基金对后市相对更有信心,因为“市场仍在相对底部,且去年的三座大山——次级债、大小非、宏观调控中的两种压力已经渐消失。”
目前中邮基金客户结构中,个人客户占比超过90%。中邮基金人士称,此次打开申购主要目标不在扩大规模,而是给老基民一次补仓的机会,摊薄成本。
“中邮基金现在的做法相对2007年时的扩张已显得谨慎了些,”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称,“但是1个季度的业绩说服力并不够强,不能再度成为吸引投资者的‘卖点’,投资者信心的挽回需要更长的时间。”
中邮公司内部也有人士支持此次核心优选面对所有投资者开放。今年以来中邮旗下另一只基金中邮核心成长净值增长率也近30%,净值仍不足0.6元,但此次尚未打开申购,中邮基金高层表示将会审时度势再作打算。
2008年,国内基金净值大幅缩水,投资者在深度套牢下赎回并不明显,中邮核心优选率先反弹是否面临赎回压力还不得而知。目前,中邮核心优选规模仍在100亿以上,中邮核心成长也在200亿以上。
彭旭的影子
“善于抓热点,出手猛,仓位高,换手快。”市场上了解中邮基金人士多数这样总结其投资特点。
虽然中邮核心优选基金经理在2008年有所调整,中邮基金投研核心彭旭也据传一度在香港学习,但中邮旗下两只基金依然延续了其一贯的投资风格,从2008年第四季度报告看,两只基金在重仓行业和重仓股方面也保持着较大的一致性。
“基金投资要坚持风格。”中邮基金一位投研负责人称。规模较大的中邮核心成长今年以来仓位一直控制在7成,对去年由于规模大不易及时调仓的被动已有修正,但中邮核心优选依然保持着接近9成的仓位。
知情人士透露,一季度中邮基金进行了部分调仓。换手快的特点受制于规模大已难以发挥,但从其重仓股的特点可以发现,该公司偏好流动性较好的大盘股。近期一些研究机构的仓位测算也显示,中邮基金采取了部分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策略。
“我们的投研重选股,去年底以来在地产、新能源、有色上都有收获。”中邮基金内部人士称。据了解,中邮最近还重点加仓了煤炭板块,他们看好政策扶持的产业、数据回暖的行业以及区域经济、主题投资的结构性机会。
今年以来中邮两只基金表现突出主要受益于其一贯的高仓位基础和近期的结构调整。但是,一季度的机会能否再现,其突出业绩能否保持,一些分析人士目前持观望态度。
江赛春认为,大规模的基金保持高仓位策略主要靠选股和行业配置获得超额收益,波段操作获得超额收益的部分也有限,若市场波动大操作难度还是较大,“今年应该是中邮基金休养生息的一年,由于规模变化较大能否沿用2007年的策略相信中邮也在探索和修正。”
中邮基金投研人士也表示,打开申购后的新资金并不一定急于建仓。“一季度密集地推出了这么多政策,包括银行资金流出,会有一个休整期,到底这么多政策、资金出来之后对二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如何,还不确定。”以此理解,届时中邮核心优选的仓位可能降低。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认为,基金投资风格没有优劣,波动大、风险大的基金产品适合有一定选时能力的投资者适度进行波段投资,但该基金没有长期开放自由申购。

- · “一对多”基金专户业务近期推出 | 2009-08-10
- · 基金热销与“自购”尴尬 | 2009-08-10
- · 中投首份年报出炉资本回报率6.8% | 2009-08-08
- · 首家金融产业基金成立 总规模200亿 | 2009-08-05
- · 下半年震荡成共识 基金表现开始分化 | 200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