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冲基金“诱惑”主权财富基金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袁朝晖 “我们坚信确实有部分亚洲的主权财富基金正在考虑投资对冲基金,或者已经被报道正在进行一些自主投资,至少从我们完成调查至今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关键因素的变动。”纽约梅隆银行的经纪服务和另类投资服务业务亚洲区执行副总裁古岸涛(An-drewGordon)表示。
近日,纽约梅隆银行和Casey,Quirk&Associates公司发布调查报告,此次调查访问了全球超过150名机构投资者、投资顾问、对冲基金、对冲基金的基金以及行业专家。通过调查,预计对冲基金的资产总规模将于2009年降到1万亿规模左右的最低点,之后随着资产升值以及未来4年之内的8,000亿美元左右的净资金流入,对冲基金的规模将在2013年反弹至2.6万亿美元。
这当中,对冲基金的多元化(60%以上)和绝对回报(35%以上)是"诱惑"主权财富基金的重要砝码。
主权财富基金缩水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入,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资产大幅缩水。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经济学家此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全球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在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后,其资产规模已经缩水了将近三成。
该基金管理的资产已经从2007年底的4530亿美元降至2008年底的3280亿美元,其中资本亏损为1830亿美元,占到2007年底投资组合总和的40%以上,而新流入的资本不及亏损的三分之一,为590亿美元。
科威特投资局负责运作300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主要投向美国和欧洲的金融证券和房地产领域。去年,该机构因投资花旗银行和美林证券而大幅亏损。2008年3月底到12月底,科威特主权财富基金因全球金融危机而损失310亿美元。而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控股在2008年的4月到11月的八个月时间内亏损390亿美元。
不过,投资者和投资顾问仍然对投资对冲基金抱有信心。报告显示,将近70%的亚洲投资者称,从多元化投资需要的角度和为实现阿尔法贝塔分离战略,投资对冲基金仍然是十分有价值的。
对冲基金的诱惑
“我们看到中国大陆、新加坡和台湾的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以及其他主权财富机构已经开始配置对冲基金投资或制定计划于今年进行首次投资。”古岸涛说。
近两年,亚洲预计将占全球对冲基金资产总流出量的25%,而且亚洲投资者对于对冲基金限制赎回和禁止赎回的规定也特别敏感。
受访的亚洲投资者中 43% 称他们“再也不会”投资给曾经阻止他们赎回资金的基金经理,这个比例大大高于其它地区的投资者,例如北美(3%)和欧洲(0%)。日本的银行一直以来是投资大户,但是由于监管限制,报告预计他们对于对冲基金的投资将减少。亚洲的主权财富基金是个亮点,他们中有些正在考虑新的资产配置,有些注重自主投资。
据悉,亚洲地区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机构和高净值人士,受到一些特别因素影响,今后几年不太可能大量投资对冲基金。
同时,投资者不再把资金只投向单一对冲基金,他们的对冲基金策略有了明显的变化。“这引起了对冲基金行业根据流动性和风险敞口划分的重新分类。”古岸涛分析说。
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分为三种,他们在投资组合的角色也相应不同:市场主导的流动性包括看涨、看跌的股票和长短期借贷型基金;传统对冲、中性市场、环球宏观型、商品交易顾问(CTA)基金;非流动性廉价收购基金、特殊情况基金、事件驱动、合并套利基金。

- · 中投首份年报出炉资本回报率6.8% | 2009-08-08
- · 乐观者称金价或冲2000 机构资金涌入黄金ETF | 2009-06-04
- · 李亦非加盟高雷 对冲基金大鳄国内“锦衣夜行” | 2009-05-23
- · 欧盟对冲基金面临首次监管 | 2009-04-30
- · 大型对冲基金将进入审慎监管时代 | 200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