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FII”谋动 港资投资内地另一种道路(2)
田芸
07:34
2010-06-21
订阅
 1  |  2  |  3 

按照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的统计,目前中资证券机构在香港有20多家,从业人员有3000多人,所占市场份额约为9%,其中包括工银国际、太平证券(香港)、中信证券、光大控股、中银国际、申银万国证券(香港)、交银国际、招商证券 (香港)、招银国际、信达国际、建银国际、农银证券等。

“金融危机后,很多金融机构管理的资产和客户数量都有所减少,而中资券商却加速发展。”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中银国际控股副执行总裁谢涌海指出。

此外,中资基金目前也在港“遍地开花”。目前,内地已有华夏、嘉实、易方达、博时、南方、大成、汇添富、海富通、华安9家基金公司获准在港设立分支机构,上投摩根等多家基金公司仍在积极申请。据悉,这些分支机构中,大成国际已获得第1类(证券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和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牌照;南方、华夏等几家暂不能在港设立公募基金。易方达、南方等基金的香港公司已经有产品发行。

因对中国国情更加熟悉,中资机构的产品表现不凡。去年,香港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大中华股票基金是国泰君安(香港)的“国泰君安大中华增长基金”,去年收益率为99.34%。

“‘小QFII’的上马将毫无疑问地赋予这些中资机构更强的竞争力。”上述消息人士指出。

有意思的是,不久前有消息称,基金大鳄索罗斯近日在香港的一家中资券商开户。

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

一位银监会人士认为,小QFII至少可以调动1000亿的境外人民币。

渣打经济学家刘健恒分析称,2010年跨境贸易人民币总量突破2000亿已无悬念;随着2010年内地人民币结算试点从上海等5个城市扩大至宁波等14个城市,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未来总量更是有望突破3000亿元。

香港金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香港人民币存款近日出现大幅增长,4月份增幅达14.3%,目前在港人民币存款达到809亿元,打破2008年5月776.75亿元的纪录,成为历史最高值。

建行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香港的人民币占到境外人民币的70%到80%。香港作为资本可自由流动的国际金融中心,开放人民币离岸投资必将吸引其他地区的人民币流入。

证监会人士评论,“小QFII”很可能成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第一个试点。

“中港之间贸易量很大,投资者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融到人民币。如果放宽投资大陆金融市场,人民币资本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必然刺激更多人民币流向香港。”赵庆明也认为“小QFII”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有着很大的推动。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