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资金登场:量级数万亿
程志云 赵娟
2011-05-28 08:35
订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程志云 赵娟 5月19日结束募集的富国天盈分级债券基金创下了一项记录:在短短3天的时间里、在有超过20只新基金同时发售的情况下,80亿募集规模被投资者一扫而光。

同样卖疯了的还有银行的人民币理财。

一位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就在5月份,随着银行间利率高位运行,客户买各种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简直就像是买白菜一样,上百万的门槛、十几亿规模的理财产品往往半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搞定了。

但是在市场的另一头,股市和楼市却出奇地低迷。

上证指数在4月18日摸到年内最高的3067.46点之后一路下行,至今跌跌不休。许多股票型基金销售日益困难。4月的数据显示:天津、武汉、深圳等地的新房成交量均环比大幅下降……

种种迹象显示,在当前通胀风险依旧而经济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大量资金正在从股市、楼市、甚至贵金属市场抽走流向中短期理财市场。

在中国的金融市场里,这些保守的钱已经汇成一股潜流,无时无刻不在周期性的中国经济中左冲右突,寻找更安全的投资避风港,但无论他们奔流向哪里,都会带来惊诧、兴奋、迷茫和战栗……

                                 钱都流向哪里了?

5月25日,高位盘桓的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25日再次全面大涨,所有期限质押式回购利率突破5%大关,WIND数据显示,其中1天期和7天期两个关键期限品种利率,较前一交易日分别上升0.5173个百分点和0.5447个百分点。

在银行间市场,6个期限的拆借利率,也全面冲高至5%以上。

记者了解到,从5月初开始,各家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猛增。

据统计,就在最近一周里,国内银行在售的各类理财产品高达220个以上,从7天到半年、一年期的种类繁多。

一位建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由于现在股市和楼市都不太好,愿意做理财的资金特别多。现在卖得最好的是1个月、3个月和半年的短期理财产品。

“很多人都是提前预约,甚至还有的早早守在银行柜台前面排队,这么火我们都没想到。”他说。

中融信托一位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现在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也是最好卖的时候,尤其是收益率在7%以上的一年期有强担保的理财产品都卖得很快。“门槛在300万元以上根本不算什么,无论是银行渠道还是我们自己的渠道都卖得出去,一些老客户只要认定安全性没问题,几乎是在抢。”他说。

为了吸引存款,很多商业银行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都将理财产品的本金用于投资银行存款,而把利息收入与各类高风险高收益的衍生品挂钩博取高收益机会。

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头4个月整个银行业理财产品的募集规模达到了惊人的5.6万亿元。而2010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总额也不过是7.05亿元。

基金公司也出现了相同的情景。

5月25日,博时裕祥同样上演了空前的热卖。

同样是仅仅发行了一天之后,26日博时基金即发布公告称,裕祥A认购金额已经超过了基金合同中的募集上限32亿元。

记者了解到,博时分级A仅在招行一个渠道就募了超过40亿,其中多数为个人投资者,很多人就是看到股市低迷,转而将资金投入更安全的保本基金。

博时裕祥债基基金经理陈芳菲表示,A类分级债产品正是迎合希望获得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收益的“存款替代型”投资者的需求。

同样以固定收益投资类投资为主的保本基金也是今年基金销售的一个亮点。

记者了解到,仅5月份共有7只债券型基金、2只保本型基金发行,而今年以来,已经有11只保本基金和19只债券基金成立。

                                   资金的选择

这与2009年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09年上半年,整个银行系统新增贷款7.37万亿信贷天量货币,这还尚未计算当时银信合作的表外信贷数量。

彼时整个市场预期,通货膨胀马上就要来临,但实际上,在一年之后2010年4季度,CPI才开始出现快速上涨。

一位接近全国人大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资金是流入了股市、楼市等资产市场,“2009年正是这些市场吸纳了资金,从而没有立即形成严重的通胀。”

不过,随着楼市调控的深入以及中国经济出现增速放缓迹象,这些巨额的资金也正在从股市和楼市撤退,引发了市场的巨幅跌落。

自2009年以来,上证指数震荡回落,已经从3400点跌至2700点附近,近期更有加速探底之势,上证综合指数 5月 23日下跌2.9%,为四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表示,正是对调控过度、经济硬着陆的隐忧打压了中国股市。

产业资本也已经感到了实体经济的活力不足。大量企业宁可将资金投向安全的银行、信托理财产品也不愿意投入再生产。

因得到巴菲特称赞其西服质量而成名的大杨创世一季报显示其净利润同比下跌37.07%,主营收入下跌17.18%,销售净利润萎缩至7.34%。而同一天,公告决定动用4.8亿元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这笔资金占公司去年净资产的57%。

个人投资者的钱同样绕着股市走。

2011年4月住户存款净减少4678亿元,不过,与历次存款搬家不同,今年4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但并没有刺激股市的上涨。

今年以来,基金销售日益困难,许多基金募集金额不足10亿,往往都是存量资金赎回老基金购买新基金。今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是17.86亿份,而保本型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则达到27.23亿份。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97只新基金成立,募集金额1260.4亿元,但是基金总份额较2010年4季度却缩水356.27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遭遇净赎回178.22亿份,其实新基金募集赶不上赎回这一现象在2010年已经出现。

“我们也不想发行新基金,但是没有办法,现在没有新增资金来买基金,几乎都是老基民的资金腾挪,银行鼓励基民赎回老基金买新产品,按照一个新基金能发10亿元的规模算,如果我们不发,就相当于被赎回了10亿元,一加一减和别人差了20亿。”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称。

“这些钱要么流入了银行、基金的保本理财账户,要么补贴了重量不断减轻的菜篮子。现在连老太太都知道GDP增速放缓意味着股市不行了。”一位银行理财师告诉记者。

                                   引流

正是这些数以万亿计的保守的钱汇成了中国经济的潜流。在中国“大资金池子”概念的传统投资市场,楼市调控和股市低迷的情况下,很多钱既无处去,又更担心经济风险。

在流动性整体增加的同时,我们看到结构在悄然发生转变。

在2010年之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之间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10左右,信贷占据社会融资的绝对大头,甚至在2009年股市和债市大扩容的一年里这一比例依然未变。

不过,5月20日刘明康主席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的演讲披露,2010年国内非金融部门在股市和债市上的直接融资已经占到融资总量的1/4。

这意味着,流动性正在变得更加主动,配合着经济周期不断滚动寻找安全的避风港。

监管机构已经看到规模庞大的流动性所可能引发的风险。但是,对于这些庞大的资金潜流的走向进行监控已经不是单个监管部门能够完成的工作了。

央行早在年初提出了“社会融资总量”的概念,希望能够更加全面的监控流动性走向。

银监会则在更加严厉地规范“影子银行”的基础上,提出要商业银行建立多维度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

该体系中除了传统的流动性比例、贷存比等指标外,还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两个新指标,用以监测商业银行一个月和一年期的流动性来源。

不过,建设更为深广的直接融资市场和打通投资渠道或许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就在创业板已经轰轰烈烈起起伏伏一年多以来,证监会正在筹划推出国际板,新三板全国试点也在推进中。

“我们也觉得国际板推得很突然”,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程,他认为有一种解释是,监管层在为多出来的流动性建设新池子,有几十万亿的资金将从楼市撤离,而A股目前的流通市值才约22万亿,国际板、新三板都可以发挥引流的作用。

就在最近几天,证监会一纸《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中期票据有关问题的通知》,将银行间市场的中票正式纳入公募基金的投资范围当中。

这意味着一些中小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公募基金来间接参与风险可控而收益率较高的信用债市场。

“目前,市场上最缺少的就是风险收益介乎于股票基金和定期存款利率之间的产品,例如信用债和垃圾债券。这也将成为下一步市场开拓的重点。”一位债券交易员表示。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