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40元小考:机构加减法推演(2)
1 | 2 |
滞涨隐忧?
本报调查获知,目前基金给予平安的三个月目标价多在40元左右,这与众多研究机构的看法也颇为类似。但随着平安股价临近这一目标价,机构开始担心平安可能出现“滞涨”。
“一些大的基金,如博时、嘉实及华夏持平安的仓位已经太重了,均已超过了4%,在目前的价位上增配的空间已经基本没有了。如果平安三月份的保费增长的强劲势头不能持续,那么,减仓势在必行。”上海一位消息人士透露。
“这段时间我们的操作是,跌的多就买一点,涨的多就卖一点,但如果平安突破目标价,我们就会谨慎起来,会选择减持。”鹏华基金人士说。
也有机构对于平安“滞涨”的担忧不以为然。
英达证券自营业务部一人士称,“1月份的时候大家都在做中小盘股票,但现在大家的注意力全回到权重股上了,操作思路的变化是平安等权重股强势的基础,虽然大家都给平安40元的目标价,但我却能给到45元,目前不会减持。”
此轮平安的上涨源于保费的超预期增长,此时,3月份的保费收入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就保费增长的持续性问题致电平安,其新闻发言人盛瑞生拒绝回应。
长江证券研究员李聪认为,“其他保险公司纷纷放弃了万能险和银保渠道,但平安没有放弃,平安的首年期缴保费以及续期保费的占比量比其他两家上市公司来讲要大很多,而这样的保费收入结构将使得平安的保费增长更具持续性。”
1 | 2 |

- · 周一险资大撤离 平安赎回80亿 | 2009-08-11
- · 中信证券连续5日下跌 机构仍然看多 | 2009-08-10
- · “一对多”基金专户业务近期推出 | 2009-08-10
- · 基金热销与“自购”尴尬 | 2009-08-10
- · 深圳新政改:系统性机构再造 | 200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