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此次平安在管理上对深发展进行温柔整合,与平安当初对深圳市商业银行的整合手法完全不同。当初中国平安引进了由20多个海外金融人才组成的“豪华”管理团队进驻深商行,动作很是“剧烈”,而后与本土管理人员产生了磨合问题。有了经验教训后,此次对于深发展高管换血上非常“温和”。
股权整合的最佳选择
中国平安旗下已拥有平安银行和深发展两家银行,已经造成了同业竞争问题。在下一步平安参与深发展增发将股份提升至接近30%之后,如何与深发展整合合并将提上议程。
“监于监管机构的要求,三年他们必须解决,问题解决可能快于三年。”纽曼在达成收购协议时表示。
中国平安下一步如何合并深发展已成为关注焦点。多数研究员认为,中国平安成功整合了深圳市商业银行,而整合深发展最有可能循此途径。中国平安对深圳市商业银行的整合前后不到三年时间,其2006年成为深商行的大股东后,随后将旗下平安银行注入到深商行,深商行在吸引平安银行后更名为深圳平安银行,并于2009年2月深圳平安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最终完成了中国平安的“统一”经营大略。
假如循此路径,中国平安首先要做的是,下一步参与深发展的增发,将拥有深发展的股份从目前的21.44%(16.76%来自接手新桥手中的股份,其余为平安原拥有)提升至接近30%。
接着中国平安需要将规模相对深发展来说“较小”的平安银行,注入到深发展。“平安在参与深发展增发股份达到近30%后,如果将平安银行再注入进来,股份有望提升到40%多甚至接近50%。”伍永刚粗略估计。在此步最为关键的合并完成之后,接下来只是更名所走的流程了。
当然除了注入平安银行,中国平安还可以在参与此次增发后,继续参与增发以提升股份比例,“平安此次参与深发展的增发后,日后深发展的定向增发不一定非要对中国平安。”伍永刚认为。显然,将平安银行注入深发展,对平安银行吸引合并仍是未来进一步整合的最佳选择。
业务整合待解
中国平安拥有深发展股份21.44%,为第一大股东,双方在业务上的整合应在股权进一步整个后。
“进行全面兼合的话,需要股权方面进一步解决,要达到50%才可以做。目前业务上大规模整合不可能,将会进行较浅层面的合作。”唐亚韫认为。
“深发展贸易融资、对公业务方面较为出色,会保持深发展原有的特色,零售业务方面会进行合作。”伍永刚认为,双方将会首先从零售业务方面入手,另外信用卡也会有合作的空间。
唐亚韫认为,目前对平安寿险好处更大,可以扩大寿险的渠道、网络、客户。至于深发展的“好处”除了解决资本之渴,在零售银行上得益于中国平安客户外,还可以做交叉销售,扩大自身的吸引力。显然,中国平安将4500万的保险客户嫁接给深发展还没那么简单,不过,深发展在18个城市的200多个网点,倒是可以为中国平安的保险业务迅速扩大销售渠道。
对于整合另一重要方面——文化融合问题,唐亚韧认为并不像外界担心的那样。“首先平安已有混业的经验,另外银行、保险本身有可兼融性,加上深发展文化战略比较有活力,又与平安同处一城,与平安文化有许多共通之处,所以没有太大实际性的挑战,文化导致整合失败的可能性小。”
1 | 2 |
- 新旧高管更替,深发展正式迎来“平安时代” 2010-05-27
- 中国平安励志论坛【武汉大学站 2010.5.28】 2010-05-26
- 【报摘】盖特纳赞赏中国汇改承诺 2010-05-26
- 原平安银行行长正式入主深发展 2010-05-26
- 邵秉仁:PE行业的五大问题与十大建议 201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