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互换“全覆盖” 2万亿险资配置求解(1)
欧阳晓红 张云
08:43
2010-07-24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张云 中国保监会正在试图为数万亿保险资产的配置找到最佳“突围”方式。除了抛出投资“组合拳”,全方位给险资“松绑”外,最近又让保险资金涉足金融衍生品工具——利率互换(IRS),用以规避投资风险,优化资产配置。

7月20日,保监会下文《关于保险机构开展利率互换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允许保险公司开展利率互换业务。至此,利率互换业务已“全覆盖”保险机构,即由原来的五家试点公司拓展至符合条件的所有保险集团、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投资新政出台的同时,坚持绝对收益的保险机构亦正在复杂多变的A股市场上演时而“增持”,时而“减仓”的投资术。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现在就做现在该做的事情,把握反弹机会,待收益达到20%时即离场。

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难度正在加大。保监会主席吴定富7月19日指出,今年新增保费和到期再投资资金预计超过2万亿元,而且趸交保费占比较高,保险资产面临较大配置压力。

利率互换开闸

“利率互换只是一种金融工具,本无好坏之分,但风险系数一定比债券交易高很多。”一位证券公司固定收益交易员称。

交易员透露,之前几大获准试点IRS的保险机构就很少操作利率互换业务,现在全部放开,主要是中小保险机构的参与热情很高,一旦险资大举进入利率互换市场,短期内可能会令互换利率下行20个基点左右,长期看,险资的进入,将有助于市场价格的稳定。

《通知》规定,保险机构名义本金额不得超过该机构上季末固定收益资产的10%,与同一交易对手进行利率互换的名义本金额,不得超过该机构上季末固定收益资产的3%。

在上述交易员看来,险资进入IRS市场,旨在套期保值,而非投资,既能活跃市场又能抑制互换利率价格的大起大落。

而通过利率互换,银行可以将自身的固定利率贷款转变成与存款利率挂钩的资产,利于其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同样,企业通过一年期定存利率为基准的利率互换,可以较好地规避未来贷款利率上升的风险。

“商业银行的需求即为换出固定利率资产换入浮动利率资产,而一旦保险公司全面进入后,其操作倾向于换出浮动利率资产,换入固定利率资产,与银行的需求正好相反,可解决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也可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上述交易员说。

“对保险机构而言,之前试点公司很少操作IRS业务的原因,也在于金融衍生品投资人才匮乏。”一位证券公司固定收益交易员认为。

利率互换业务的开展犹如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开展业务所需的客户营销、报价及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清算、账务处理等一系列的运作流程。

按照《通知》,保险机构开展利率互换业务,应当达到有关风险管理的能力标准,必须符合分类监管的指标规定,同时具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投资资产的托管机制,以及具备相应的业务处理和风险管控系统,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并符合市场的业务规定。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