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油企酝酿打包卖外资(1)
| 1 | 2 |
讯 记者从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一位前高层处获悉,由于看不到市场前景,国内部分民营油企已在筹划以“打包”方式出售给外资石油巨头。专家称,如果这一趋势蔓延的话,中国石油行业国资、民资、外资“三分天下”的格局可能演变为国资、外资“两强相争”,前者的竞争压力将显著加大。
遵照WTO协议,中国石油市场自今年1月1日起已正式对外开放。但对数以千计的民营油企来说,预想中的黄金时代并未就此出现。由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至今尚未理顺,加上《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并未触动巨头们的利益格局,这使得民企在市场上仍然郁郁不得志。以前不久商务部公布的今年首批8家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企业名单为例,只有1家民企的结果彰显了其被边缘化的现实。
在上述背景下,不少民企选择断臂求生,如中国最大的车用润滑油生产商统一石化日前就被壳牌收编。而随着经营压力的增大,今年以来一些民企更祭出了“打包出售”这一招。
“据我所知,目前上海、浙江、福建、山东、陕西等地有很多民营油企都在私下运作‘打包’出售,出售的对象则是外资石油巨头。”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一位前高层向记者透露,这些民企有些拥有油库、有些拥有加油站、有些从事油品运输、有些则做“地炼”。如果分开来“卖”,可能每一家都卖不出好价钱;但如果“打包”在一起就等于占据了石油产业链的一小段,在和外资谈判时就很有优势。
“目前各方仍在谈判过程中,参与谈判的外资巨头包括壳牌、BP、美孚等。最快再过个把月,谈判就会有结果。”这位高层说。
记者随即从福州兴隆石化公司董事长腾风兴处证实,当地的确有几家民营油企在进行“捆绑出售”的运作。
“前段时间汽油很紧张,这里的民营加油站经营都非常艰难,正好另一些做油品贸易的企业准备‘转行’,于是就萌发了‘捆绑出售’的想法。”腾风兴告诉记者,由于利润微薄,当地有不少民营油企都在考虑“转行”,也有的则先尝试把加油站租出去,期待以后“东山再起”。
| 1 | 2 |
- · 梅新育:如何优化对外资产结构 | 2009-08-10
- · 上半年近300家外企入驻北京朝阳 | 2009-08-06
- · 外资行新产品以贷引存 | 2009-08-06
- · 外资银行遭遇税务风暴 | 2009-08-06
- · 马宇:外资在华30年 | 2009-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