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金融投资 > 其他

热钱流入汹涌,外汇储备每小时增长1亿美元

  
作者:严钰
发布日期:2008-06-03

网络版专稿 记者 严钰 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到1.76万亿美元,超过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也超过了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与香港地区的外汇储备的总和。仅4月当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就增加了745亿美元,相当于每小时增加约1亿美元。这一数额是4月份中国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总和的三倍多,而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来源。

因此,专家预测,可能有高达50亿美元的热钱在4月份流入中国。然而,随着美元筑底走强,美元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体系冲击加大,而中国更是首当其冲。一旦中国货币升值预期降低,外汇流向发生逆转,高达1.76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风险显现。

热钱加速流入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统计,人民币兑美元在五月份累计升值近1%,远远高于四月份的0.3%,期间人民币兑美元六次创出汇改以来的新低;而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约5%。而在询价市场方面,昨日人民币兑一美元收报6.9330元,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6.9420元升值了90个基点,亦创下汇改后新高,盘中交易区间6.9369至6.9323元。

分析人士认为,受美国近期数据表现较好和油价下跌的支撑,美元后市仍有望走强,这将一定程度上抑制人民币汇价的强势走升,若没有中间价大幅高开的指引,预计人民币近日还将继续盘整。与此同时,我国外汇储备四月份增长高达744.6亿美元,创出单月外储增长历史新高,从目前数据显示,热钱正加速流入。

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看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了153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扣除同期的FDI和贸易顺差,尚有800多亿美元得不到合理解释,外界通常认为这部分属于热钱。据此数据,一位经济学家估算,今年单月热钱的流入量大概是去年的3倍。因而市场对于热钱流入加快的担心逐渐加剧。事实上,央行《200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次贷风波持续发展,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中国可能成为国际资金的“避风港”。

在4月份,中国的外汇储备就增加了745亿美元,相当于每小时增加约1亿美元。这一数额是4月份中国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总和的三倍多,而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专家预测,可能有高达50亿美元的热钱在4月份流入中国。

资本外逃风险加大

尽管中国经济目前人民币升值持续升值,但一旦人民币汇率发生大的变化,中国可能会遭遇严重冲击。分析人士认为,和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市场相比,如果巨额资本的回流对中国产生的后果将更加严重。因此,面对美元走强预期加强,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必须防范因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国际资本迅速套现回流的风险。

目前,美国降息空间开始减小,欧洲经济增速也开始放缓,美元暂停了其贬值的步伐。受惠于美元贬值和新兴市场国家需求旺盛,美国出口对经济复苏的贡献日益显现。随着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改善、金融市场恢复秩序、房市逐渐回暖并刺激消费,美国经济在2009年将逐渐恢复,美联储会开始新一轮的加息周期以缓解通胀压力。这些因素将支撑美元在2009年走强。而近期,美元指数在技术图形上甚至出现了筑底的迹象。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美元汇率变化是国际资本流动重要风向标。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数十年的历史表明,美元出现贬值时,通常会有更多资金流向新兴市场;美元触底反弹时,资金又开始流出新兴市场。

或催生“限入引出”战略

目前,国际资本流动方向逆转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两方面:美国次贷危机传导,以及国际游资认为中国大陆汇率和资产市场收益到顶而套现,在华外资企业积累了巨额留存收益、海外游资主体借贷投入中国市场等因素又将强化这两个基本机制的冲击力。次贷危机正在继续深化,在收入锐减的情况下,如果海外机构投资者、外资企业等为了弥补总部损失而大举出售在华资产,把资金调回母国,人民币汇率将受到沉重的向下压力。不少海外游资主体实际上是借贷投入中国市场,如果危机深化导致其偿债能力削弱,他们将很有可能不得不加快抛售中国资产套现回流。

高储备给中国带来的外汇压力刻不容缓。只有从整体上改变传统的经济金融发展战略,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对外经济失衡的风险。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货币当局应密切监测外汇流向动态,强化外汇监测体系,及早察觉外汇流向的异动。同时,在面临外汇过度流入困扰、促使外汇流出之时,一定要注意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可逆性,保持理性政策态势,防止经济大起大落。而当前,采取措施适度控制外汇资金流入,鼓励外汇资金流出,是新形势下的国家战略要点。

控制外汇资金流入应从两个方向入手,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从经常项目入手,当务之急是全面发展重视国内市场的战略思路,限制以国内居民福利和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出口活动。而资本项目方面,应从两方面着手来抑制外部资本的过度输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吸引下,短期资本持续流入,不仅导致了国际收支失衡的加剧,而且使国内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等现象更严重。对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短期资本的流入,尤其是控制境外资金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入股市和楼市。

而在引导和鼓励外汇资金流出则可从三方面执行。一方面,应逐渐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适度放开资本管制。这样,通过鼓励出境投资,可缓解外汇资本在国内的积累压力。另一方面是加快“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促进企业海外并购,实现过剩外汇资本的输出。对此,除了继续实现主权财富基金的“走出去”之外,政府还应在政治、金融等方面对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还有,可以加快国际金融合作与境内金融产品的创新,为外汇资本提供新的出口,增加外汇储备的分流渠道。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