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10-24
欧阳晓红
订阅

三季度PE投资环比减少42% 房地产商获PE融资

网络版专稿  记者 欧阳晓红 近日,来自ChinaVenture的《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本季度PE总投资金额21.17亿美元,环比减少17.1%,出现2008年来的首次下降;其中,制造业和IT行业,各4起投资案例,案例数量最多;房地产行业,2起投资案例,7.93亿美元,成为投资热点;2起中资投资案例,环比减少81.8%。

“华平投资, PIPE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案例总数量均为最多;但摩根士丹利的投资金额最多。”该报告分析认为。

房地产商寻求PE融资

据报告称,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规模大幅下降,其19起案例分布在9个行业。环比减少42.4%,投资金额为21.17亿美元,环比减少17.1%,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1.11亿美元,环比增加43.9%。其中,制造业和IT行业投资案例数量最多,各有4起投资案例;医疗健康、能源及矿业和房地产等行业次之,各有2起。投资金额方面,房地产、IT以及制造业投资金额较高,均超过3亿美元。其中,房地产为7.93亿美元,位列行业投资金额首位。

尤值得一提的是,平均单笔投资金额方面,房地产行业为3.96亿美元,位居第一;制造业为1.12亿美元,列居次席。摩根士丹利投资某房地产项目涉及资金7.70亿美元,该案例对于房地产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起到较大拉升作用。制造业投资案例数量高于房地产行业但是其投资规模分布较为分散,其中2起投资案例在7000万美元以下,拉低其平均单笔投资金额。

报告分析,本季度,投资案例数量最多的出现在1000-3000万美元之间和5000-7000万美元之间。投资金额大于1亿美元的案例数量下降最多,本季度仅为4起。从投资机构方面看,本季度华平投资案例数量为4起,位列第一位,其中2起为PIPE投资案例;摩根士丹利以7.70亿美元成为投资金额最多的机构

不容忽视的是,报告显示,房地产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自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2007年各开发商对土地储备的激烈争夺推高其购地成本,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成交量对于开发商的现金流产生较大压力。在上市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多家开发商为缓解资金压力寻求私募股权融资。

有意思的是,进入2008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投资案例数量并未出现大幅增加的趋势,但投资金额却一路攀升。截止第三季度,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达到3.96亿美元(见图2.2-1),平均投资金额增速本季度有所回落,为44.5%。

“尽管国际形势严峻,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显现,然而平均投资金额仍然不断增加,反映出从长期来看投资机构仍然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ChinaVenture分析认为。

PE的新动向

若分析PE的热点行业,会看到在制造业4起投资案例中,中国最大的铝型材生产企业辽宁忠旺获得3亿美元投资。辽宁忠旺公司主要生产各种民用建筑、工业和其它行业用的铝型材,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铁路、航空及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

IT行业投资金额亦大幅增加,为3.54亿美元,环比增加248.7%。在IT行业4起案例中,神州数码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与苏州创投合资成立神州数码IT服务集团,标志着神州数码从原来的IT分销商向IT服务企业转型。其中,苏州创投投资5亿人民币,用于骨干员工激励和对外的收购和整合。

报告称,2008年第三季度,投资获利期企业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仍然最多,共13起,涉及投资金额15.76亿美元。投资机构对于获利期企业投资案例数量环比下降,反映出投资机构对于投资Pre-IPO企业顾虑较多,投资步伐放缓。

另外,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中资投资案例数量2起,占总投资案例数量比例从33.3%下降到10.5%;中资投资金额为1.46亿美元,占总投资金额比例从14.0%下降到7.0%。

而中资投资案例数量变化较大,环比减少81.8%。2007年以来大量中资投资机构进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主要投资Pre-IPO项目,IPO市场形势低迷对于其投资产生较大压力。

“本季度,中资投资案例数量环比大幅减少反映出中资投资机构对于目前市场形势持观望态度。”ChinaVenture分析认为。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