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10-29
赵红梅
订阅

吴晓求:金融危机将推动中国政策转型

记者 赵红梅 美国金融海啸的演进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日前出席和君咨询研讨会时,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美国的金融危机启迪中国对金融模式的选择,华尔街危机必将带来中国整个经济政策的转型。

吴晓求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金融创新背离了初衷,加剧了风险。金融产品成了小圈子内的对赌工具。因此在逻辑上华尔街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当前应反思,中国需要怎样的金融模式,既能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又能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

当前世界经济模式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传统商业银行金融模式,以银行为主体(中国、日本、欧洲大陆为主);以市场为核心,市场占据主导的金融模式(英美国家为主)。美国市场的问题对后者提出了挑战。

中国金融改革需要一个战略,现在则产生了迷惑。

“‘理在太极一圈内,道存中庸两字间’启迪我们对金融模式的选择:走任何一极都会有问题,所谓第三条道路就是,吸收美国金融发展的必要元素,同时对金融衍生品保持理性。金融市场要大力发展,但同时要注意其他功能的发育。华尔街危机并不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吴晓求认为。

在会议上吴晓求还表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长远的、双面的,将会推动中国政策的转型。

虽然目前中国对外依存度47%,外部环境一遭变化中国就受到冲击和影响,当前中国出口受冲击下降。

“但从长期看,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未必是坏事,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推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转型。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是配套政策没有匹配。我国的财政政策很消极,局限于收税。我国税收增长大大超过GDP增长,那么多的税收进入政府财政体系,大部分财富进入政府资源体系,谈何靠需求拉动?当我们在外需不足时,必须要开拓内需。中国经济增长不能低于7%,否则就是萧条的感觉。如果要保持7%以上增长,就必须调整无所作为的财政政策、乱作为的货币政策,所以华尔街危机必将带来中国整个经济政策的转型。具体而言,减税是题中之义,同时我们的货币政策也会转型,现在是单一目标的政策,就是维持币值稳定,控制通胀。但今天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应该把维持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而不是控制通胀。二是对金融体系而言,金融创新依然要继续,不能否定其作用。”吴晓求在会上表示。

在谈到美国金融危机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时,吴晓求坦言,雷曼倒闭后,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三大政策救市,这是有历史意义的,给出了明确的市场信号,尤其是汇金公司承诺在适当时间回购三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这起到了结构性的作用,稳定了市场。

但从长期来看,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的,不是美国金融危机,而是国内的技术性问题,如大小非问题:小非没有问题,走得越快越好;大非会对供求产生很大影响,会打破长期的平衡,谁也接不住。需要对大非里的大非(财政部、汇金公司、国资委控制的大非)做一些战略性安排,否则3到5年内金融市场不会有大的发展。例如,对工商银行、中石油等战略性上市公司,承诺永久保留控股。

“中国的经济不会变得太快,经济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中国资本市场会有辉煌的未来。”吴晓求认为。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