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做好自己的事是对美国最大支持
记者 段寅燕 “世界对中国寄予很大希望,希望中国可以出手救世界经济,我说中国其实没有这样的能力,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中国是不是要抄底或者帮助美国等等,我觉得就是这一句话,中国的外汇储备经营策略不做大的调整,就是对他们大的支持”,吴晓灵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的第二届银行家高峰论坛上如此表示。
做好自己的事
吴晓灵认为,造成金融危机最原始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失衡,而金融根源是丧失了基本的信贷原则和信用衍生产品的过度泡沫,再加上监管的缺失,“这些因素都不是短时间内能消除掉的”;美国每次遇到经济危机都要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使之拜托危机,而目前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没有出现,所以经济增长是缺乏动力的。
中国虽然没有像世界经济出现那么大的问题,但是中国的经济现在正处于一个经济周期下行区间,存在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迫切问题,只不过世界经济的危机爆发,加快了这种速度和紧迫性。在这种情况下,吴晓灵认为,中国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
稳定的政策更好
虽然中国的问题还没有那么严重,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信心太差了,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担心,另一方面对中国的金融政策看不准,不知道如何应对,所以吴晓灵建议,稳定的宏观金融政策可能更好:对于西方救市所用的向金融机构注资,注入流动性,降低利率,政府不应效仿,舆论也不应该简单类比。
“中国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决定了中国不会出现金融机构间的信用危机,进而不需要中央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融通资金,中央银行只需正常地调控银行间流动性的多少,让银行保持适度超额储备就够了”,吴晓灵如是说,但是:“如果不借这次其他国际金融机构陷困之时,加快推进我国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完善,提高自身竞争力,当人家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我们就要吃大亏了。”
对于此前央行在两个月内三次降低利率,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吴晓灵认为,货币政策以稳定为宜,央行已经明确的释放了信贷放松的信号,没有必要再动用这种敏感工具。“在目前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下,中国既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又有价格下行的可能性。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平稳的,因而我们现在没有一种迫切性来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反而是中央银行做的动作越多,我个人认为容易给市场产生恐慌。”
对利率工具,吴晓灵认为:“中国尚未不顾存款负利率的现实降息紧迫性,负利率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和对经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事实上,2003年以后中国就保持负利率。当时很多经济学家批评负利率政策是鼓励投资过热,但当时为了避免利率过高会吸引海外热钱大量进入。此次在央行三次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60,全年通货膨胀率目前是7%,年底可能降到6%左右,也是负利率。所以吴晓灵认为:“中国不排除由于经济周期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叠加会出现通货紧缩,但是到那时再降利率也不是太晚。”
- · “中国奇迹”八成靠全球技术 | 2009-08-13
- · 【传媒视角:互联网已死】 | 2009-08-13
- · 花旗中国获准成为本币做市商 | 2009-08-13
- · 商务部:中国对美国轮胎出口未造成实质伤害 | 2009-08-12
- · 【独家】:中国泛海或接手联想控股 | 2009-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