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新增贷款信号:国开行挂牌可能展期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蓉萍 11月12日,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元在该行召开的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各项政策措施视频会上表示,在年底前确保新增发放400亿元贷款。
权威分析人士称:“这个节骨眼上,尚未挂牌的国开行仍将作为政策性银行履行其在经济刺激方案中的政策性职能。因为有新的问题出现,并且短期之内旧的利益调整比较多,意见还未能统一。国开行的挂牌可能会延期,当然改制是必定的。”
“目前的形势无疑有利于国开行一直希望的转型过渡期和过渡政策。关于国开行如何转型的争论还将继续。”某商业银行人士认为。
400亿来源及投向
这400亿贷款额度,是央行年底前追加的1000亿元政策性银行贷款的一部分。
来自国开行的消息,目前总行已经将新增的信贷规模下达各分行,将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医疗教育文化事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发展,力争短期内见效。
“这部分资金我们还是依靠发债来筹集。”国开行人士称。
似乎又回到了十年前。
时任国开行行长陈元的 “开发性金融”理念在国家经济刺激方案中的大规模应用。这一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柱,以建设市场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为核心内容的创新性自我定位,十年来支持了各地的重大项目建设,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不过和现在不同。十年前,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领域尚未向市场开放,这些领域的融资活动被认为是非商业性业务,需要国开行提供政策性贷款支持。然而2003年后,据央行人士介绍,经济周期进入回升阶段,由地方政府主导、以市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增长,电力、公路、铁路、城市基础设施、石油石化、邮电通信六大行业,反而成为了各家商业银行竞相追逐的盈利项目。
根据《财经》杂志2007年1月的报道,此前五年中,国开行对电力行业的贷款占整个电力行业总投资的21%,对煤炭行业的贷款占同期煤炭行业总投资的30%,对公路建设的总贷款达到4748亿元,对铁路建设的总贷款达到830亿元。2002年以前,国开行是地铁建设惟一的资金提供者,截止到2005年末,其对地铁线路建设的贷款已发放420亿元,占整个地铁建设总投资的25%。
国开行与商业银行共同角逐基本建设贷款的局面已然形成。
“国开行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能力是其他两家政策性银行所不能取代的,更是商业银行不能取代的,”央行一位人士曾表示,“其行业分析能力可能比任何一家商业银行都要强。”
“尽管现在国家需要,但其实这又是一个积聚风险的时候,趁财务指标这么好,早改制比晚改制要好。”分析人士表示。
挂牌绊脚石
“什么时候挂牌是央行来决定的,到现在没听说有具体的日程了。”国开行人士透露。
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给转型中的国开行带来的新的命题,虽然今非昔比,但或许它将重新部分履行其在1998年时履行过的使命。
还有影响国开行挂牌的,恐怕是几年来关于国开行金融债国家信用、软贷款和汇率损失的争论。
在近期举行的一个全国金融机构工作会议上,国开行代表主要就这三个问题向监管部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将其“开发性金融”在刺激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和目前急切需要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状况做为背景,详细表达其需要一定过渡期和过渡政策的理由。
2008年6月底,监管部门下达了关于停止国开行软贷款业务的通知,要求以2007年为界,之前国开行已与借款人签订正式合同且已实际发放软贷款的项目,在国开行股份公司挂牌之前可以继续发放软贷款,挂牌之后要改为硬贷款支持;之后的不得再新签任何软贷款合同。
与此相关的,财政部在本周还向各相关单位发出了 《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外债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完善地方政府外债统计的通知》,直接针对国开行政策性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同时又有消息表明,发改委、央行和银监会正在研究股本贷款的相关业务细则以代替软贷款被叫停之后留下的业务空白。
接近国开行的消息人士透露,类似的有些政策性业务也将以挂牌为分水岭做一些相应的调整和过渡。
而关于汇率损失,国开行相关人士也表示财政部正在帮助解决,尤其是汇金注资中出现的汇率损失可能由国家来承担。
但这一切都尚未尘埃落定。
“我们对挂牌已经不关心了,”国开行一位员工说,“挂牌只是形式,它牵扯出来的实质业务和部门的变化和调整,以及在什么样的起点上开始我们的商业化经营,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 · 美林:中国7月新增贷款环比大幅下降并不意外 | 2009-08-11
- · 7月新增信贷回落至3559亿元 | 2009-08-11
- · 7月新增贷款“瘦身” 机构预测回落态势将持续 | 2009-08-05
- · 7月四大行新增不超1800亿 中行贷款增量第一 | 2009-08-03
- · 国开行香港分行成立 | 2009-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