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消费刺激将是政府工作的下一个重点
记者 邓美玲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在出口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投资和消费成为牵动中国经济在此次危机中崛起的两驾马车。近日,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认为,政府刺激经济工作的下一个重点将转向消费领域。
同时,她认为,目前的经济可能正在见底,但经济是否持续复苏仍有待观察。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她的观点是,外部环境仍然是影响中国经济复苏的最大不明朗因素。
下一个重点是消费刺激
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基础建设,而这部分的投资却需要时间来显示结果。李晶认为,扩大社会安全网和消费刺激措施将是政府刺激经济工作的下一个重点。
李晶认为,除推出公共建设工程项目外,政府也可能出台旨在扩大社会安全网的新措施,特别是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已成为社会不满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就在最近,国务院通过计划表示,将在2011年前投入1,230亿美元,用于推动全民医疗保障基本制度的建设。
而国民的消费也正如期望般得强劲。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七天里,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3.8%。从产品类别上来看,年货食品类最热销,同比增长23%,烟酒饮料增长都在14%以上;服装增长14.2%,而家电、手机通讯产品增长率也在18%左右;另外金银珠宝的销售额也同比增长了17.2%。商务部主管官员表示,虽然正经历着金融危机,中国老百姓的购买力在春节期间得到了集中释放。他们表示,这种消费势头将在年内持续。
从地域来看,中国的农村被认为是消费的最大支撑力量,但现在这一力量却遇到了更大的挑战。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因工作岗位的减少被迫返乡。李晶称,在目前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失业压力最大的是中国的外来工,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外来工可能会选择回到农村工作。随着财政刺激计划的推出,建筑行业的新增职位也应有助吸纳部份这些失业工人。而这部分人就业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国内的消费。
中国经济复苏的有利条件
虽然中国经济放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在李晶看来,现在的有利条件是投资者已经消化了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数据进一步走软的负面预期,不会将数据疲弱看成经济进一步恶化的迹象。事实上,中国公布的大部份经济指标均以按年基准计算,反映未来数月大部份数据将维持疲弱。
除此之外,一部分数据显示,情况正在漫漫走稳。12月份中国铁矿石进口比上月提高6.2%;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也由于超宽船舶(capesize vessel)需求增加而从12月份的低位上升56%。 由于在08年第4季度大幅下跌,目前各项经济指票在最近数周均逐渐靠稳或出现小幅复苏迹象。
李晶称,近年来中国的出口迅猛增长,也造成了部份行业的长期过度投资问题。鉴于利润大幅下跌严重影响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能力,资本开支存在较大的缩减空间。在海外需求同时放缓的情况下,未来数年行业整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的钢铁、铝材和汽车行业如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将成为投资者的关注重点。
相较于这些有利因素,李晶认为,在当前的过渡期,经济复苏的最终情况和时间是投资者的关注焦点,而最令人忧虑的是企业缺乏透明度。外部环境仍然是影响中国经济复苏的最大不明朗因素。
- · 中国将培育低碳经济为新增长点 | 2009-08-13
- · 政府原则上不直接干预铁矿石谈判 | 2009-08-13
- · 人教社否认将大幅削减中学课本中鲁迅作品 | 2009-08-13
- · 民政部回应"8成地震捐款可能流入政府财政" | 2009-08-13
- · 北京今夏高温天数将超过15天 打破近40年来纪录 | 2009-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