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货币和信贷增长难持久
记者 袁朝晖 尽管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以及信贷的增速均高于高盛等机构的预期,但高盛认为目前的信贷增速将无法持续,并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中放缓。高盛预测,如果新增人民币贷款回落至人民币3,000亿元/月或以下,政府则有必要出台更大幅度地降息等更多的刺激举措。
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幅从12月份的18.8%大幅上升至21.3%,高于高盛之前预测的20.5%的增幅,以及市场平均预测的19.5%的增幅。月环比增幅从12月份的2.9%显著上升至3.9% 。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2万亿元,为去年1月份人民币8,030亿元历史高点的两倍多。
同时,1月份M2同比增幅从12月份的17.8%升至18.8%,高于高盛之前预测的18.3%的增幅,以及市场预测的增幅18.0%。1月份M2月环比增幅从12月份的2.7%大幅上升至3.2%。
当月的信贷数据增长也超出各大机构的预期,特别是考虑到今年1月份只有17个工作日。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商业银行都有新年伊始多放贷的倾向,但高盛认为,这并不能完全解释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创下历史新高的现象,尤其是在12月份贷款增长基数本已较高的情况下。
高盛称,导致信贷增速较高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原先未被归类为 “贷款”的银行信贷(比如理财产品)被正常贷款所取代。这一类型的信贷在2007年商业银行严格实施贷款限额之后变得相当普遍。随着贷款限额在2008年末被取消,银行纷纷开始用正常贷款取代这类贷款。高盛银行业分析师认为,由此带来的新增贷款可能高达人民币3,000亿元;其次,商业银行实施贷款限额时繁荣起来的民间贷款被正常贷款所取代,但其规模难以估算。
高盛认为,目前的信贷增速将无法持续,并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中放缓。高盛方面从业内了解到的数据显示,自1月31日春节假期结束后贷款增速已明显放缓。但在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后的几天,许多企业还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经营,高盛认为现在就得出贷款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经逆转的结论还为时过早。
高盛预测,如果新增人民币贷款回落至人民币4,000-5,000亿元/月,广义货币供应量应该仍然足以为经济复苏提供支撑。然而,如果新增人民币贷款降至人民币3,000亿元/月或以下,政府则有必要出台更多刺激举措,比如更大幅度地降息。
- · 中国将培育低碳经济为新增长点 | 2009-08-13
- · 朗盛二季度利润环比增长70% | 2009-08-13
- · 浦发银行: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年内不存在加息可能性 | 2009-08-12
- · 解读7月经济数据 政策转向预期弱化 | 2009-08-11
- · 彭博:预计7月新增信贷5000亿 | 2009-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