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最多500亿 人民币债券香港发行规模估算(2)
| 1 | 2 |
汇率体制临考
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在贸易项下,几乎可以实现在香港地区的可自由兑换,但是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几乎等同于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而这将对现有汇率体制造成冲击。
“如果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吸引国际资金投资的话,相当于打通了海外资金流入中国的渠道,如果人民币是保持不贬值的唯一货币,那么就会有大量资金囤积香港。”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这实际上,相当于让港币和人民币在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涉及到汇率体制,所以一系列配套措施比较复杂。”
事实上,本次金融危机已经造成了包括美元在内的多国货币的贬值,特别是亚洲货币,泰铢、韩元、印尼盾等跌幅都超过30%。而中国央行却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一再表示,人民币不会大幅度贬值,这使得相当多的海外资金希望进入中国市场以寻求人民币的“庇护”,而香港市场则是海外资金瞄准的最重要的国际市场。
据悉,各类在香港投资以内地资产为标的的金融机构达到上百家,而交易金额也都过千亿。“这些资金在2004年流入香港之后,通过各种渠道投资到内地,一是获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二是内地资产价格重估的收益。虽然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有所流出,但是很多长线资金仍然囤积在香港,是为了躲避更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同时也在等待内地政策救市给香港带来的机会。”上述人士表示。
不仅是投资内地权益类资产的资金囤积香港,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往来更是相当频繁。2008年,香港与中国内地货物进出口额达到3604.9亿美元,增长6.5%。其中,香港对内地出口1787.1亿美元,增长5.9%,占香港出口总额的48.2%,与上年同期持平;香港自内地进口1817.8亿美元,增长7.1%,占香港进口总额的46.2%,提高0.4个百分点。香港与内地的贸易逆差30.7亿美元,增长176.9%。中国内地目前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居香港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的第一位。
另外,通过贸易项下,流入内地进行投资的资金在2004年之后就已十分泛滥,外管局方面一直认为,这些通过香港流入内地的热钱是重点检察的对象。不过,由于外管方面多为事后检查,这些资金一直无法被严格监控,“很难统计,资本项下和贸易项下,有多少资金往来两地市场,但是规模很大,几千亿肯定是有的。”容永祺表示。
而如果这么庞大的资金涌入香港的债券市场,必然要求中央政府在香港多发行人民币,增加流通量,也会必然带来人民币与港币资本项下的兑换问题。
对此,被列为人民币区域化试点的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文挥曾表示,人民币区域化应稳步实行,特别是涉及到汇率体制的问题,更应当谨慎。
对于人民币区域化的路径选择和方式,曹红辉提出,“在亚洲地区,首先应该允许境外居民用人民币计价,然后才是大宗贸易之间用人民币结算,这涉及到人民币在贸易项下的可自由兑换;最后才是推进在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这一点应该稳步推进。”
| 1 | 2 |
- · 人民币债券香港受投资者热捧 | 2009-08-08
- · 汇丰人民币债券抢购一空 东亚银行或本周“接力” | 2009-06-29
- · 外国政府将可能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 2007-12-04
- · 首只人民币债券今起在港发售 | 2007-06-27
- · 高盛:在港发人民币债券为港元挂钩人民币铺平道路 | 2007-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