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资企业出海并购 “消化”更关键

订阅
2009-06-24
赵红梅

记者 赵红梅 在金融危机海啸下,海外众多公司的市值已大幅缩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良机真的来了吗?

真实情况未必如此乐观。波士顿咨询公司在1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在海外的并购数量仅为印度的40%。中国企业在并购后普遍表现出“消化不良”。从成本来看,中资企业并购中最大的成本是整合成本。

在6月23日举行的“2009(第七届)中国并购年会”上,众多专家及市场人士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使跨境并购成为中国产业链整合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一些跨境并购的失败案例折射出中资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所遇到的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的障碍。

“跨境并购中,法规、历史文化背景和语言永远是一个挑战。”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执行总监霍广文认为,现在很多内地企业财务资源很丰富,并购最难的方面是怎样将不同机构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他认为,并购中最难的就是员工是否愿意为新的企业服务。现在有很多国内企业希望去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经济体寻找并购对象,但是在做出并购行为之前应尽可能考虑如何在并购成功之后将对方公司的员工融合在新的企业之中。

“不是说有钱就能走出去,也不是说有技术就能走出去,更多是要了解当地的文化,了解当地客户需要什么,再结合自身来运作。”浦发银行总行公司及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杨斌表示,中资企业现在要走出去其实非常困难,不仅要有语言沟通、适应法律环境,更难的是缺少金融服务。中资企业到海外去是受到歧视的,在这种困境下他们又缺乏资金,所以处境非常困难。

对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所遇到的问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裁朱云来表示,我国企业对外面临包括印度、越南在内的新一轮低成本国家的竞争和挑战,对内随着企业成熟和发展,国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这都决定了国内企业在后续发展上不得不考虑拓展海外市场。他坦言,我国资本市场上兼并收购的制度建设同成熟市场有相当差距。“截至2008年底国内资本市场证券化率只有40%左右,同成熟国家几乎100%的比例有很大差距。”并购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

会上,不少专家认为,中国企业缺乏海外运营经验,尤其对并购交易成功后的整合难度缺乏充分准备,众多环境和因素制约是导致多起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