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光大证券董事长唐双宁:证券行业进入资本为王时代

订阅
2009-07-28
张勇

 记者  张勇  已开始IPO路演及询价的光大证券备受市场瞩目。 

近日,光大证券董事长唐双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证券行业已进入资本为王的新时代。“资本扩张—>业绩增厚—>估值提升—>资本扩张”的发展机制已经得到券商及市场的认可,也越来越成为证券公司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作为光大集团旗下一家非常重要的金融企业,光大证券正式启动发行上市工作,即将在国内A股挂牌上市,您身为光大证券光大集团的掌门人有何感想?

唐双宁这显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无论对于光大集团还是光大证券而言。

光大证券的上市,既是自身发展、主动接受资本市场监督的需要,也是提升形象、凝聚人心的需要;对于推进整个光大集团的改革重组进程,振奋士气以及为光大银行的上市探路搭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A股市场严格意义上的IPO券商股只有中信证券,光大证券作为第二家,也是6年来首家上市的券商,您觉得公司在这样一个时点登陆A股市场对整个证券市场的意义何在?

唐双宁:中国证券市场在近十年里走过了成熟市场近百年的路,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渐规范和发展,时隔六年之后的券商IPO上市,不仅说明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出现了一批经营稳健、管理规范、业绩优良、已具备上市条件的证券公司,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优质证券公司的上市在为证券市场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必将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证券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的行业,业务的规模化、综合化以及国际化发展,对风险抵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都要以雄厚的资本实力作为支撑。 

为适应证券市场以及投资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资本的要求,上世纪70年代以来,境外主流投资银行纷纷摒弃合伙制、通过公开发行上市等方式扩充资本金,资本实力一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证券市场逐步开放的背景下,证券行业的混业经营和国际化进程将日益提速,我国证券公司与境外投资银行在资本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也迫切要求国内证券公司尽快提升资本实力,以有效应对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而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项目融资、大规模投资的需求越来越多,直接投资、融资融券等资本密集型的买方业务也将择机推出,这都要求证券公司必须有足够的净资本规模与之相适应。 

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行业已进入资本为王的新时代。停滞七年后的首家券商上市,也意味着“资本扩张—>业绩增厚—>估值提升—>资本扩张”这样的发展机制已经得到券商及市场的认可,越来越成为证券公司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IPO之后,光大证券的资本规模将显著增长,公司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光大证券的战略定位将有怎样的变化?  

唐双宁: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公司的公开发行上市,当前正是光大证券实施新一轮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 

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对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公司制定的未来三年发展战略总体目标是:坚持“冷静观察,发展自己,保持主动,积极应对”的十六字方针,调结构、促发展、抓风控、争份额、重创新、抢先机,合规稳健,创新发展,把光大证券建设成为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一流的优质上市证券公司。 

公司在未来三年主要有六大战略方向,  一是竞争差异化,通过资源配置的战略倾斜,强化品牌业务、强势业务。二是收入多元化,逐步提高融资融券、资产管理、固定收益等服务收费类项目和低风险业务的收入占比,稳健发展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货和直接投资等业务。三是渠道规模化,通过新设营业部或收购、兼并其他证券公司扩充业务渠道规模,在增加网点家数的同时,优化网络布局,达成规模优势,提升渠道价值。  四是业务国际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践行国际战略。五是管理精细化,继续加大力度建设和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进一步完善公司组织架构、各项业务流程和服务价值链。六是机制市场化,形成基于绩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制度、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打造“人才工程”、“人心工程”。 

:与其他上市的券商相比,光大证券的优势何在?在借助资本市场这一广大平台之后,这些优势将如何更好体现并转化为持续竞争力?

唐双宁:2005年以来,公司的综合实力已稳居行业前十强之列。与上市公司比较,其综合实力位居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之后,列第三位。作为全国首批创新试点券商,光大证券也素以经营稳健、业务形态完备、资产质量优良、风控机制完善、创新能力强劲著称于业内。 

此次新股发行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的营运资本,具体投向为扩大经纪、投资银行和自营证券投资等传统业务规模;开展直接股权投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和境外业务等创新业务。 

对创新业务而言,融资融券、直接投资和备兑权证等创新业务是资本密集型业务,能否先期获得这些业务的准入资格、以及这些业务能够开展的最大规模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券公司的自有资金规模;上市后,公司资本实力的大幅提升不仅能够为公司尽早获得融资融券、乃至更多的创新业务资格提供保障;而且使得公司能够开展这些业务的最大规模成倍增长,从而为公司打开全新的业务空间。从传统业务来看,加大资金投入,将利于公司在短期内迅速扩充营业网络、提升承销实力、做大自营规模,推动传统业务的规模化发展,分享市场规模扩张的蛋糕。 

:在您看来,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光大证券未来应具有怎样的社会形象?逐渐形成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唐双宁:我曾多次讲过,对于企业的发展,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而宏观形势、社会条件是土壤。光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在改革重组进程中,既要不断发展业务,加强管理,完善体制机制,同时还要努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使光大“根深、干壮、枝繁、叶茂”。 

光大证券成立13年来,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企业文化。“提升股东和客户价值、造就员工未来”的价值观;诚信、专业、卓越、共享的理念;务实、规范、稳健、创新的经营风格;科学的决策体系和管理机制;一线员工勤勉尽责等等。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13年来公司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是公司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继续秉承这些好的文化和风格,在开拓创新方面加以完善和提升。特别是要探索建立合伙人文化,重视员工的被尊重感,提高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倡导团队合作精神,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公司管理跃上新台阶的推动力量。 

:光大证券的发行上市,是光大集团打造国内第一家规范化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作为拥有中国第一张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的集团掌门人,您能否描述一下中国光大集团未来发展的前景?

唐双宁:当前,金融控股公司是各国金融综合经营所选择的主流模式,其核心特征表现为:一是凸显统一控制权;二是综合经营;三是合并财务报表;四是金融业务占主导地位。 

作为综合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及降低单一业务所产生的行业风险等方面,具有其他金融企业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取得第一张国有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的企业,光大集团肩负着为中国金融业改革探路搭桥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对于光大金控的发展,我们已初步明确了“1234”的总体思路,即明确一个定位就是变过去的行政管理型机构为建立以股权管理为手段、以资本运营为载体,以提升竞争力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型机构。实现两个融合就是实现母子公司制与事业部制的有效融合。完成三个任务,一个是战略管理,一个是风险控制,一个是资源整合。形成四个特点,集团控股、法人分业、财务并表和业务协同。当然随着形势的发展可能还会进行动态的调整。 

未来,光大金控将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体系,全面加强股权管理,努力打造综合经营平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确保国家金融资产保值增值,逐步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化金融企业。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